31小说网 > 斩宋 > 第一百六十一章人皮面具

第一百六十一章人皮面具

陈敬济万万没有想到李师师会死,他眼睁睁的看着对方闭上眼睛,直到身体慢慢的僵硬。

李师师死在他的怀里,他的女人又走了一位。

他不知道为什么哭不出来,傻乎乎的看着魂飞魄散的女人,这个与他认识久远的女先生充实着过去的记忆。

李师师的衣裙包裹得很严实,白皙的手臂上有几道明显的划痕,陈敬济觉得女人服毒去死是在保留尊严。

竟然有人敢侵扰朕的女人!

女人想死是为了不被糟蹋,陈敬济来的不晚也不早,如果早一点就能阻止李师师服毒,若晚一些只会看见一具尸体。

杀!

陈敬济怒了,他发自内心的火大,自己的女人保护不善而死去,世上还有什么比眼睁睁看着亲人死去更令人难过?

他对着老天爷发誓,若是找到凶手,一定将其千刀万剐!

李师师的最后归宿同燃起的大火聚在一起,那熊熊的烈火席卷着整栋屋阁,不一会儿便惊扰了四周的人。

救火声不断,只有呼喊却没有人过来扑灭,大火烧了小半个时辰,直至将殿阁烧成焦炭废墟,躲在附近暗处的陈敬济才扭身离开了。

放火为李师师送别没有其它的意思,他只是不愿看见故去女人的身体被人破坏,一把火一了百了。

城北驻扎的宋军有一千几百人,苗阜与刘正言的叛军拿下临安城内大多的地方,但城北却还是独立的存在。

统领北门的刘世光只认大宋,只要苗阜不自立门户,一切就都可以商谈。

临安城的叛军只让陈敬济退位,他们闹事的目的达到后,对王朝的文武官员都比较友好,只要没有主动反对他们,苗阜与刘正言就不会随意伤及无辜。

谈判停滞在兵权的移交上,按照刘世光的观点,他还是大宋的武将,应该继续驻扎在城北。

但苗阜希望能完全接手城北的城防,双方的分歧挺大,陈敬济见到刘世光时,对方仍然与刘正言打着太极。

“万岁真的主动退位?”

“你信?”陈敬济反问道,“朕现在觉得临时下来也好,起码知道朝中究竟谁是真心谁是假意。”

“城北的士兵不多,恐怕不能做什么大事。”刘世光直白的说。

“你能找到韩世忠吗?”

“可以!”

刘世光的回答令陈敬济非常的高兴,他没想到爱将还能找到,有韩世忠的助力,收拾叛军苗阜与刘正言就容易多了。

韩世忠没有死却受了很重的伤,如果不是梁红玉舍命相救,他可能就会折在大败的乱军之中。

陈敬济再次与爱将和女人见面时,心情很复杂,能不能复辟倒是次要,因为龙椅上坐着的人是他的儿子赵甫。

他早晚都要让出宝座,退居幕后当个太上皇可以有精力完成他的抱负。

但出让要有个先后章法,被逼迫的退位太掉架,如果他甘心退位让贤,早就支持岳鹏举接回徽钦二宗。

陈敬济的年龄正是好时候,退位去完成抱负会丢了西瓜捡起芝麻。

儿子赵甫还处于年幼阶段,根本就不能帮他处理内政,传位给赵甫是把大权白白送给他人,他不傻也不蠢,好不容易坐上的江山怎么肯轻易放手?

“万岁爷,世忠需要有人照顾,等他的伤彻底好了,臣妾再陪你行吗?”梁红玉在私底下悄悄的对陈敬济说。

听到女人的话尽管很不爽,陈敬济却没啥拒绝的理由,他当初答应梁红玉嫁给韩世忠为妾就有舍弃女人的心思。

现在夫妻二人的感情不错,他变成了外人,再插上一脚很没水准。

他的心腹爱将不多,比起韩世忠的完全康复,失去一个女人并不算损失。

“好好照顾他,朕需要你与他都平平安安,只要你俩都健康,朕就知足了。”

“谢谢万岁!”梁红玉感激的施礼谢恩。

话好说,但失去的滋味却不好受,看着娇媚的梁红玉,陈敬济又想起死在怀里的李师师,找到欲凌辱爱妃的凶手不易,但他相信凶手与苗阜与刘正言是有干系。

韩世忠的气色不错,他的伤势也逐渐在恢复,如何收复临安在他的心中有清晰的见解。

“城北不能交给叛军,有刘世光的斡旋与拖延,末将与吴介的会面就是收复临安的好时机。”

吴介与刘世光虽然都是宗泽推荐给陈敬济的良将,但吴介与宗泽的关系很亲,他听说老将军气死在阵营便率军回师临安。

如果没有汪伯岩、苗阜与刘正言的叛军一事,吴介擅自离开川南属于重罪,但叛军的出现减轻他的责任,日后平复叛军,吴介也会将功补过。

川南易守难攻,当初西夏与金联手攻宋只是一个幌子,实际上最终得利的是大金国,而损失大片土地的西夏与大宋只能忍着,因为俩国的兵力不如人,彼此有过纷争也不可能联手抗金。

西夏与大宋的领土再没有接壤的地方,联合之说只能趋于理论,变成现实难上加难,大宋放不下脸面与昔日的敌人结盟,西夏也不相信大宋有这份真心。

龟缩防御川南的宋军用不着吴介亲力亲为,他挥师返回临安便少了担忧,擅自离岗与丢掉岗位的意义不同,二者所承担的罪责也不一样。

“吴介什么时候能到?”

陈敬济当初借用岳鹏举的奏折处理汪伯岩就是打算送人情,宗泽活着的时候带出不少忠于大宋的大将,他站在宗泽一边只会得到更大的利益。

“很快。”刘世光回答道。

越急得事越急不得!

城北的防御由韩世忠与刘世光共同研究制定,虽然苗阜答应不攻打城北,但什么都怕狗急跳墙,收复临安的关键就是要有一处反败为胜的阵地。

收复临安城有韩世忠处理,陈敬济又清闲的无所事事,他打算将李师师的骨灰安葬在城外。

大火焚烧爱妃最后的殿阁时,女人的尸体却单独被燃烧,报仇一事遥遥无期,早一点安葬爱妃可以了却一桩心事。

城外适合安葬的地方有很多,陈敬济精挑细选了一处依山傍水的地方,亲手挖了一个坑,将装有骨灰的盒子小心的放进去,落了几滴眼泪,慢慢将土倒入坑内,直至堆起一个土包。

匆匆之余不能立石碑,他用提前准备好的木板插在土包前,木板上早就刻好了几行字:女先生李师师之墓。

刻字的内容纠结了很长时间,但陈敬济还是选择女先生,他与李师师的初识就是师生的关系,能有发展得益于女先生家里的变故,如果不是李师师有一张令他怜爱、关注的秀脸,可能俩人不会有什么交集。

红颜薄命,愿女先生在泉下安息,如果再有缘分,希望来生还能做夫妻。

安葬完李师师后,陈敬济顺着山路向临安城北方向走,中途有些口渴,便钻进官道一旁的村落。

村口有个酒摊,几把木凳围着一张桌子,总共有四套桌椅。

卖酒的掌柜有五十,身材健壮魁梧,头上带着一顶竹斗笠,他与浑家一起打理这个小本生意。

卖酒卖饭没有伙计,端茶送水都是掌柜的事,他的右腿行动有些不便,像是隐疾造成的。

过往吃酒歇息的客人不多,但生意却很好,陈敬济坐下没多久,身边一茬又一茬换了几帮路人。

酒足饭饱要付账时,掌柜的浑家拒绝收他的钱,还有白吃白喝的道理?

陈敬济向女人询问原因时,掌柜的摘下遮住半张脸的斗笠,人不丑,脸上却有刀伤的痕迹。

“你是杨雄杨大哥?”

又是梁山泊的旧友,没想到走哪里都能遇见故知。

杨雄上梁山入伙比较晚,他的为人低调也不怎么善交,山寨上与他交流最多的人就是陈敬济。

当年陈敬济荣登第四把山寨交椅时没有太大的气势,虽然斩杀王伦有了资历,但年岁小及弱鸡的身手经常被兄弟们调侃,好在他的脾气不错,跟谁都相处得很和谐。

杨雄的浑家叫潘巧云,人长得巧丽,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是陈敬济与杨雄熟识过度成深交的纽带。

“嫂子是带了人皮面具吗?”陈敬济扭头看向女人,“模样怎么变化这么大,小弟愣是认不出来了。”

“丑了吧!”潘巧云边说边从脖子上撕下一张薄薄的皮肤,“面具是你杨哥精心制作的,怎么样?给你也做一张?”

潘巧云的年龄虽然增长了一些,原本的模样却依然是光彩照人。

“那小弟先谢谢杨大哥!”陈敬济顺杆溜的对一脸憨笑的杨雄说。

“行,不过你要等一年的时间,越能以假乱真的面具越需要花费功夫雕琢。”杨雄老实的回答。

陈敬济没想到杨雄竟然还会制作人皮面具,这门手艺可是紧俏得很,做工精致的艺人都是宝贝!

“杨哥没有余付的面具?”

“哈哈!”杨雄指着陈敬济对潘巧云说:“你看他还是老样子,岁数大了,心急的脾气一点也没变。”

“你俩都一样,都没变!”潘巧云最后做个总结。

杨雄制作的人皮面具一共有五张,除了潘巧云带的这张外,他的手里只剩下一张应急用。

“那三张都给谁了?”

“宋江大哥有两张面具,晁盖大寨主有一张。”杨雄说完叹息着,梁山从盛世发展到一盘散沙,是谁都不愿意见的结果。

晁盖已死,他手里的人皮面具估计早没了,宋江凭借面具判宋逃往金国,那张被人认识的面具不一定还在,他手里剩下的一副面具便是又一个身份。

“宋江大哥的面具是什么样子?”

杨雄拍了拍陈敬济的肩膀,他轻声的解释道:“宋江大哥不会把最后一张面具轻易交出,因为戴上那张面具的就会是一个新的宋江。”

不同身份的两个宋江利弊皆有,但运作的好,都会给对手造成伤害。

三人有说有笑将酒摊收起,陈敬济跟着杨雄与潘巧云走入村子,夫妻俩在村里有落脚的地方。

他们住的地方门脸不大,正房与偏房加在一共有三套,院子里种植着一些果蔬,夫妻俩的日子生活的不错。

杨雄手里的人皮面具还没有制作完,因为他放下屠刀过平常的日子已久,人皮面具少了很多材料。

“卖酒赚钱吗?”陈敬济向潘巧云问道,夫妻俩表面上是男人说的算,但其实当家的是女人。

“温饱。”潘巧云淡淡的说,她与杨雄的普通生活建立在吃老本的基础上,若不是过去分管梁山财物的丈夫私存积蓄,凭借摆摊卖酒根本就维持不了。

“嫂嫂与杨哥没要小孩?”

话题顿时冷场,清咳一声的杨雄站起身说:“我去后厨炒几个小菜,等会儿与陈兄弟好好喝上几坛酒。”

潘巧云也走出房间,她在院子里摘了几根小黄瓜返回来,“自家种的很脆,你要不要尝尝?”

陈敬济作揖道:“小弟不太会说话,冒犯嫂嫂与杨哥了。”

潘巧云将小黄瓜递了过来,她向陈敬济低声说了一番话,话的内容谈不上机密,却也不是能四下宣扬的事。

杨雄与宋江征讨方腊时伤到话柄,这份奇耻大辱本该在战场上还回来,但突然投降的方腊一下子变成大宋的官,让杨雄有火气也发不出,因此他便选择辞官回家。

潘巧云没有因为男人的残疾而离开,俩人除了没有小孩,生活得还算融洽。

“嫂嫂愿意让杨哥跟我走吗?”陈敬济试探着问,“我能让杨哥的手艺发挥极大的作用,而且你们不再过穷日子。”

他如此一说就是看上杨雄的本事,制作人皮面具需要的材料可以从死囚身上取。

杨雄不用重新拿起屠刀,要什么都能满足,天底下也只有陈敬济能做到了。

“你们又要丢下我一个人?”潘巧云生气的说。

“嫂嫂愿意去更好!”陈敬济赶紧赔礼道歉,他是希望杨雄携带家眷,那样不说别的,起码杨雄不会轻易改弦易辙。

“你会给你杨哥什么官儿?”潘巧云顿了顿说,“奴家也想做官,你让嫂嫂做个娘娘如何?”

娘娘是天子的女人,嫂嫂成为娘娘岂不是点了杨雄的后院?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