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铸唐 > 第二十三章 未来

第二十三章 未来

薛光裕跟着顾谨瑜与众人作别后,便一起回到了会稽县顾府。

第二天一早,薛光裕还在顾谨瑜房里学习,其他七家的就陆陆续续把孩子送到了顾府。

黄昏之前,七家来了共十五个孩子。萧家除了昨日就谈好的两个孩子,还另外送来了一个与薛光裕一般大小的女孩,在十几个男孩里边格外显眼。

这倒是萧立自己的小心思了。回去后,萧立就将族中所有的女孩子带到堂中,一个个筛选,最后留下来两个女孩。一个是眼前这个,另一个则被留在萧氏慢慢培养。

顾谨瑜看着这些小孩子不由得一阵头疼。府中要腾出很多地方给这些孩子住,至于仆从倒是不差,都从家中带来。最关键的是,他若是收了萧氏的这个女孩,其他家也会效仿,就算不能与薛光裕看对眼,与其他人也是可以的。毕竟,都是各家里最优秀的一辈。

而顾谨瑜要负责这些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很麻烦的,心里盘算着找两个人来帮他,薛光裕他也不打算自己教了,一并丢过去,就偶尔给他开个小灶。等日后人少了,再由他教授。

“尽快的把一些孩子淘汰出去吧,最后留下两三个人就行了。”顾谨瑜看着这些眼巴巴望着他的孩子们,心里想道。

薛光裕看着自己眼前的这群小孩子,心中也是十分期待。

昨日回到府中,顾谨瑜就把他带到书房。大概告诉他,明日后将会有很多孩子来到府里,今后跟他一起学习,让他与他们好好相处。

薛光裕回去躺在床榻上仔细一想,估摸着这些人便是他今后在官场上立足的盟友了,而江左氏族也会给他一些资源,算是得到他们的支持。

薛光裕心里是不愿的,毕竟眼下的情形,还是关中集团当道,自己的出身就已经是极大的优势了,跟其他氏族扯上关系还是不好,若是放在三十多年后倒是不错。但奈何人微言轻,只能薛光裕自己好好把握这里面的分寸了。

将这些孩子一个个安排在冬暖阁附近后,已经是亥时,薛光裕早已经入睡。而顾谨瑜还得赶回会稽堂,把自己家的两个孩子挑选出来。

时间慢慢的过了两日,薛光裕跟这群小孩子接触久了,也慢慢的了解他们。

虽然只是六至九岁的小孩,但都有了派系的苗头。平日里,朱张顾陆四家的孩子聚在一边,王谢袁萧四家的孩子聚在另一边,而薛光裕则被自动归属到顾家里。

两边领头的,都是九岁的大孩子,一个出身陆家,是陆德望的嫡长孙,名宾;一个出身萧家,身份不及陆宾,却也是萧立的孙子,名元道。

这中间,还需要单独提出来的还有一人。是谢家的谢文义,也是谢道明的嫡长孙,今年刚满八岁。话不多,喜欢一个人待着。跟谁都合得来,又仿佛跟谁都合不来,倒是让薛光裕从他那里知道不少的消息,这大大小小的十七人,他竟都认全了,还知道各自的身份背景。

薛光裕自己倒是觉得这谢文义适合做一个情报头子。

这三人都是各府里送过来学习儒学的,走的是文臣谋士的路子。

虽说约定每家各送两人过来,一文一武。但却没有几家是这么来的。

十六人中,有十二人走的是文臣的路子,仅有四人是走的武将的路子。更别提这四人中,有两人是顾家提供的……。

两人一个名征,一个名文,都是顾谨瑜三弟家的孩子。同年同月同日生,顾征比顾文大了那么几分钟,比薛光裕小了十来天。

两人出生后,顾家人希望他俩一个从文,一个习武,故而取了这么两个名字。却不想长大了后,齐齐奔向习武的道路,发育的也比同龄人超前,头脑也不笨,称得上是帅才。

前日里,顾家人商量着把他二人送过来。毕竟人太少,加他俩也才四人,淘汰的概率也就小了,一半一半,再怎么也能留下一个,运气好,说不定能留下两人。

至于教授学业的两个老师,也已经找好了。

教授儒学的,是顾谨瑜的至交好友程相。对于这个人薛光裕以前研究的时候看到过关于他的资料,终生没有做官,是一位唐代的名士。

能因为一封书信,从郓州快马赶来,两人之间的感情自然是十分深厚的。

而另外一位教授武道和兵法的人,薛光裕却从来没有听说过。

陈庆,据顾谨瑜所说,出生于将门世家,也是因为两人之间深厚的感情,从江西赶过来的。

薛光裕最开始听到这个名字,也是有点错愕不已。若是在他名字后边在添一个之字,那可真是如雷贯耳了。

眼下老师和学生都已经到齐了,但教授了两天之后,才发现有点局促。

顾府确实很大,但大多数都是院子、阁楼,给两人教授的地方却是太少了,施展不开本事。十几个小孩子带来的随从人员一多,就更不好管理了。顾府自己还要提防着,万一这些人里有其他几家的探子,刺探到什么消息,就损失惨重了。

而跟着一大批小孩子把大把时间耗费在府里,对于薛光裕而言,也不是什么好事。他可一直惦记着,来时的路上,他让顾谨瑜答应他的各种条件。若是不能出这顾府,怕是一个都不能实现。

在妻子陆清婉的抱怨下,在好友程相、陈庆的劝说下,在爱徒薛光裕不停的请求下,顾谨瑜总算是点头了。

让他们一行人,去往顾氏在会稽县四灵乡的庄园里。那里除了一些留守的仆人,就没有其他人,也没有什么紧要可言。周围的都是顾氏自家的农田,和依靠顾家的佃户。薛光裕也可以在哪里捣鼓自己的东西了。

这一下,皆大欢喜,众人都欢喜的准备着,其他的小孩子大多也是好奇外加一点欣喜的,因为他们的出身,到现在都没有出过城里。

来到这顾府,还是第一次出远门。

在薛光裕向顾谨瑜讨要了一些木匠,铁匠后,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前往会稽山脚下的四灵乡。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