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铸唐 > 第四十四章 虎

第四十四章 虎

进了楼里,薛光裕才发现很多人面前的胡桌上,已经没了食物……,一个个都叫嚷着赶紧上菜。

这同福酒楼的规矩,是先给钱,后上菜。出了这门,你要是不明说,便算你吃完离席,自然要把东西给你撤走。

若不是薛光裕走之前说了这么一句,怕也是被酒博士们撤走。其他人到是可怜了,甚至有些人才刚刚上菜,还没动几筷子,出去再回来,桌子上空荡荡的,全都没了!这,就是看热闹付出的代价。到是酒楼里管事的十分开心,毕竟多创造了不少收入。

要是换作其他酒楼,那肯定是不敢这么做的,得罪食客啊。但谁叫同福酒楼有底气,酒楼的主人正是刚才那想要买了孟永的康桥亲弟,在这会稽城的势力也足够。二来,规矩明明白白写着,没有坑人,没有吩咐那也是自己的错失不是,再来,这酒楼的东西确实好吃,不然薛光裕也不会舍了府中的炒菜,跑到这来。一群人无可奈何,吃饱了的就直接走了,没吃饱的,也只能再叫上一份。

薛光裕上了楼,看看尚在的菜肴和其他人空荡荡的桌子,心里有点窃喜:“你们啊,too young。”

来到桌前,薛光裕两人坐好,开口问道:“谢兄,现在可以跟我说说,为什么要“买”那孟永了吧。”

谢文义先是夹了一片鱼肉,细嚼慢咽地吞下后,才慢悠悠地说道:“也不算什么大事,就是起了爱才之心。”

“那也犯不着把谢氏的利益让给他们吧,万一恶了你族中长辈,对你也不好。”

看到薛光裕关心,谢文义心中一暖:“这点薛兄放心,这本来就是要给的,只是康家还不知道,我这也是提前说出来,反而还让他们欠了某一个人情。”说到这,谢文义也是得意一笑。

薛光裕点了点头,也没继续问,自己拿起筷子开始吃东西。

谢文义见了主动开口说道:“若不是那康桥说了要让孟永做两年奴仆,某也不会出手,怕的就是这两年一过,误了孟永前程,所以才开口阻拦。”

“哦,这又是怎么回事?”薛光裕诧异地问道。

“薛兄在这市井中听了这么多消息,难道还不知道皇上的诏令?今年后,由各州县将通过考试的士人送到尚书省参加省试。”

薛光裕仔细想了想:“知道是知道,但这跟这事没有多大的关系吧?”

“那康桥有一个兄弟,就在州学读书,等孟永进了州学,也是能参加这次考试。越州一共三个名额,孟永进去了,康桥弟弟肯定过不了。所以康桥才会想做让孟永做两年奴仆。”

薛光裕撇了撇嘴,不屑的说道:“有一个孟永,自然也有什么董永、杨永之类的人,把他兄弟挤下去。有这时间,还不如多看看书呢。不过你真是聪明,能够马上想到这些。”

“这到不是重点,薛兄若是能多走动走动,留意其他地方的消息,以薛兄的智慧,也是能想到。”谢文义看着薛光裕,略有所指的说道。

“在这市井中,虽然能听到不少小道消息,知道黎民的诉求和一些趣事,但那些重要的消息,可不会在市井里听到,薛兄也该注意一下。”

薛光裕重重地点了点头,拱手说道:“知道了,某会注意的,谢谢兄提醒。”

“没事,没事,这是某该做的,我俩吃菜,等着陈校尉回来。”看到薛光裕答应,谢文义也暗自松了口气。

薛光裕手上挑着菜,嘴里也不闲着。看着坐在对面的这个小少年,感慨的同时也觉得羞愧,感慨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心智,等到将来,能有他在身旁辅佐,简直是如虎添翼,羞愧的是他这个虎,却还上不了台面。

这几个月的悠闲、安逸,将他在四灵乡好不容易养出来的雄心给磨灭了。

薛光裕想着,他应该早日回到长安,为他,为谢文义这般跟在他身后的少年,也为四灵乡那一百二十个部曲谋得一份前程。

“谢兄,某不会让你们失望的。”薛光裕咽下嘴里的食物,突兀地说了一句。

谢文义正要夹鱼片的手停了下来,抬头看着薛光裕,微微笑着,说道:“薛兄从来没让我等失望,不是吗?”

薛光裕看着他,不知怎的,也笑了起来。有了他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

两人默默地吃着菜,一句话也没有说。等到陈守来时,两个人十分默契地把桌上的饭菜吃光了。

“郎君,顾先生在下边等着,说是要带你拜访主公的好友。”末了,又对谢文义说道:“谢小郎君,你也要去,其他几位小郎君也在等着。”

两人点了点头,便站起身来,准备离开。

薛光裕撇见了周围的几张桌子上,剩下了不少的剩饭剩菜,皱了皱眉头。这种情况,他也不是第一次瞧见了,不知怎么的,今日看到,格外的不爽。

“酒博士,拿笔墨来,某要在你这楼上留下某的墨宝。”

“啊,这……,这……。”酒博士听了这话,有点不想动脚,但又怕得罪了面前的这位小郎君。这酒楼里,可不是谁都有资格能在这里留下诗句的,更何况眼前这位,不满十岁的小郎君。

“怎么,堂堂顾氏家主的弟子,某谢氏谢文义的好友,还不配在你这里留点东西?”谢文义虽然不知薛光裕怎么突然有这兴趣,但见酒博士迟迟不动,也有点生气。

君辱臣死,两人的关系虽然没有这么分明,但也是很接近了。瞧不起薛光裕,就是瞧不起他谢文义。

听了这话,酒博士心里也慌了,不知道两人身份前,他还能有恃无恐,现在知道了,没跪在地上已经是很好了。赶忙冲下楼去,找管事的禀报。

不多时,从楼梯口上来了一个穿着华贵的青年,身后跟着一个酒博士,捧着薛光裕需要的笔墨。

“不知两位小郎君赏光,让下人得罪了二位,还望恕罪,恕罪。”来人来到谢文义身边,讨好地说道。

谢文义退后了一步,把薛光裕让出来。来人瞧见了,不着痕迹的移到薛光裕身旁,心里也是暗暗吃惊,连谢小郎君都以这人为主。

“无事,某要的东西拿上来就行了。”薛光裕轻描淡写的回道。

来人赶忙示意酒博士把笔墨端上来:“不知在下可否有幸留下来观看。”

“随你。”薛光裕头也不回,取了笔墨,来到他早已看好的一块地方,提笔写道: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然后写下诗名,名字,日期,把笔墨丢在一旁,拉着正愣神的谢文义离开了。

留下一脸纠结的看着《悯农》的青年。这字,还挺稚嫩,但也看的过去,这诗,肯定是好诗,但放在这酒楼里,他总觉得有点不好。

却不想,薛光裕的这首诗今后让这同福酒楼闻名于世,不少的文人墨客都来到这里,瞻仰贤相薛光裕为数不多的诗词里唯一的一首题壁诗。

而来到同福酒楼用膳的食客,那还真是严格执行“光盘”行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