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铸唐 > 第四十五章 前奏

第四十五章 前奏

薛光裕与谢文义出了酒楼,谢文义正准备回到各自的马车里,却被身后的陈守给拉住了,薛光裕见此也就停下来了。

看着两位小郎君疑惑的眼神,陈守放开谢文义,指了指顾谨瑜乘着的马车

“顾先生在马车里等着谢小郎君,说是有事告诉你。”

谢文义点点头,扭转方向,向顾谨瑜的马车走去,薛光裕也跟着过去,让陈守一个人回到了他的马车,攥紧了缰绳,靠着车厢,等着出发。

而薛光裕两人,也依次钻进了马车,坐好,等着顾谨瑜讲话。顾谨瑜看了看薛光裕,也没赶他出去,开口说道。

“一会,我们就出发前往吴县(苏州),在那里去拜访一位名士,文义你要好好表现,争取能被他收入门墙。到那里后,等着你父亲来了,再一起过去去拜访。”

看着谢文义拱手点了点头,便让他离开,自个回到他的马车上。见谢文义离开了,又对着薛光裕说道。

“光裕,到了地方也随某一起去拜访那位长者吧,随后某再带你去拜访薛万均好友,礼物,某也给你备好了,到时随我去就行。”

薛光裕拱手回道:“弟子明白,谢过先生。”

“好了,好了,回去吧,等你上了车,就出发了。”顾谨瑜挥挥手,让他离开。

“先生,弟子想早点回到长安了。”见顾谨瑜赶他,薛光裕也不动弹,拱手继续说道。

听了这话,顾谨瑜倒是有点愣神,僵硬地收回手,问道:“怎么突然想回去了?”

自打薛光裕来了江东,顾谨瑜都是尽力地给他想要的,因为族中事务太多,又忙着与二位族老斗法,并没有太多时间亲自教导薛光裕。

等薛光裕回到会稽县,给他每日布置的学业,他也是很快完成,甚至还自己主动添了一点,但随后陷入了无所事事的状态。

顾谨瑜看着他这个样子,心里也知道是怎么回事。终究是因为江东的格局太小了,再加上,上面有着整个东南的八大氏族撑腰,也没有多大的压力,施展的空间也不大。

顾谨瑜看着自己心爱的弟子,从一开始回到会稽县时的斗志昂扬,到现在的悠闲、散漫,心里也是十分着急。

本想着,等到今年十一二月就送他回去,那时候,各大家族所规定的时间也就到了,不会再压着。现在,薛光裕一提,他反而觉得能提早送他回去。

不过他更好奇的是,不过短短半日不见,他这弟子怎么就脱胎换骨了?心里想着,嘴上可没问出来,而是答应了他。

“等处理好事务,再为你安排安排,你就离开吧,早点回到京师,说不定还能跟家里过个生日。”

薛光裕闻言一喜:“先生这是答应某了?”

“自然。怎么,不乐意?”

“不,不,不,这肯定不会。那弟子回去后好好准备准备。”薛光裕连忙否认,言语中充满了喜悦。

顾谨瑜看在眼里,心里也十分高兴,末了,想是想起来什么,跟他说道:“等会拜访那位名士时,你也可以适当施展施展,让他能收下谢文义几人,若是他三人被收入门墙了,某也会送顾征、顾文去学习武艺。到时候,你想什么时候离开,就什么时候离开。”

听了这话,薛光裕高兴的同时也有一点伤感,分别的日子也不远了。

但还是拱手回道:“喏。”

“好了,好了,回你的马车吧,莫让他们等急了。”

薛光裕点点头,随后离开顾谨瑜这里,进了他的马车。

“出发。”随着阿福的命令,六辆马车缓缓地离开了同福酒楼,离开了会稽县。从今天后,各大酒楼里,都少了一个出手阔绰的小郎君,少了许多留恋风花雪月的酒博士……

马车北上,行驶了两三个时辰,在戌时时分到了吴县。与上次一样,还是陆氏派人来接待,不同的是,这次领头的却是陆宾。

几个孩子半年多没见,也有许多的话说,但还是抵挡不住旅途的劳累。到了住处,闲聊了没多久,便各自回到房中休息了。

第二天,也就是六月四日,几人都是睡到卯时快辰时才起了床,洗漱后,便聚在一起吃了早膳,等着谢文义、萧元道、王何三人的父亲过来。人齐了,便一起前去拜访那位名士。

巳时,薛光裕第一次见到了他们三人的父亲,休整片刻,众人乘着马车,来到一家府邸门前,宅子不算太大,但也不小。

等薛光裕下了车,才发现朱礼和张训二人也和长辈在这等着了。没来的,也就只剩下了彭城的袁氏。

等府门开了,大人加上小孩,十四个人,乌泱泱涌了进去。

由一个仆从领着,不多时,就来到了府里的大堂。

在大堂门口,就能瞧见正对着的桌后,坐着一个头发花白,穿着青色圆领袍的老丈。

见薛光裕他们都进来了,拱手施礼,说道:“马某见过诸位。”

众人连忙拱手躬身回礼,口说不敢。毕竟来这,有托于人。

“诸位请坐。”堂上的马丈人又开口说道。

几位大人纷纷找好自己的位置,拉着身边的小孩子们一起坐下。

薛光裕好奇地看着这个老丈人,心里却在猜想他是谁,值得这些大族们把族中最优秀的后辈送过来,在他这里学习。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一个符合的人选。

坐在堂中的人,姓马,名光,字荣伯,这一年已经是年过古稀,临近花甲的岁数了。来到这吴县,散尽家财买了个宅子,也就是想要好好过个晚年,过个安生的日子。却不想来这还没十天,便被“地主”找上了门,想要他发挥一点余光、余热,再教导几个后辈。

要说这马光,也是十分牛气的一个人。在隋文帝一朝,与其余的五个人并称为“六儒”。其他几人后来都因为一些原因被罢免,入狱,就只剩下来他一人。曾经当着隋文帝和诸多王公大臣的面,舌战群儒,史书记载“论者莫测其浅深,咸共推服”。期间在他门下学习的学生,最出名的便要数李密与王世充二人。

辞官后,回到山东教书,来者不拒,不敢说桃李满天下,也有一两千的门生,在山东的影响力颇大。

也正是如此,才会让几家人一起过来,费心费力地想要谢文义几人拜入门下。今后,说不得还能借一借力。

见众人都坐下,马光开口说道:“老朽知道尔等的来意,不过某这身子骨,确实是不能教了,诸位还是另请贤士吧。”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