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铸唐 > 第四十六章 思

第四十六章 思

马光这话一说出口,大堂里原本还很和谐的气氛立马变的微妙起来,有的人脸上已经浮现出生气的表情,对这番话很是不悦。

以他们的身份,比着一县县令也差不了多少。带着族中最优秀的孩子来到这里,让马光收入门墙,已经是给了他极大的面子。一起来这,虽然也是隐隐地给他施加压力,但没有想到,这人如此不给面子,连人都不考验一次,就婉言拒绝。

顾谨瑜哼哼两声,清了清嗓子,也示意众人稍安勿躁,由他来与马光斡旋。顾谨瑜拱手,不急不慢地说道。

“博士先考校我们的后辈,再做决定也不迟,不要急着拒绝。若是不能入你眼,再收下几个优秀的,我们也都无怨。博士可别忘了,这吴县的三家郡望:陆家、张家、朱家,可都来人了。”

马光闻言一怒:“那又如何,老夫要走,你们还能拦我不成?”

顾谨瑜听了,把手放下,端起桌上的茶杯,抿了几口:“自然是不敢拦的,可你老也得能走出这吴县,再走出这偌大的江东,才能算是离开,不是嘛?博士的身子骨可经不起折腾呢。”

“你,你,你……”马光指着顾谨瑜你了半天也没说出什么话来。自他辞官归乡,广收门徒,备受乡邻尊敬,还没有被人如此威胁过。可现在到好,羊入狼群,想脱身都难。心里也暗自后悔,聪明了一辈子,却没想到,老了糊涂,好好的在山东找个地方待着不好,偏偏来了这。

“博士你还是看看在做决定,如何?这些孩子去年也在程相那里学过,对他们也是多加赞赏,想要收入门墙,却被回绝了。再则,收了他们,在这江东,还有谁敢得罪你老?有什么事情,只管吩咐我等便是。”看马光在那生着闷气,顾谨瑜继续开口说道。

“罢了,罢了,某拟一题,你们几人回答,再决定何人去我门墙,如何?”马光低头仔细想了想,无奈地答应了。顾谨瑜先打一棒子,再给颗甜枣的做法,在座的谁都明白,但他又有什么办法。

“善。”堂下几人满意地点了点头,拱手回道。吩咐谢文义七人也乖乖坐好,准备回答问题。

马光捋了捋胡子,想了想,问道:“如何治国,才能使国富民强?”

问题一说出口,众人都皱了皱眉头,这问题要说简单也简单,但要说难,也十分难。答案千篇一律,想要找出不一样的点,让人耳目一新就太难了。即便是让他们来答,也跳不出这个圈子,反倒是顾谨瑜,想起薛光裕曾经说的话,有点不同的想法。

马光提出这个问题,也有着自己的一点小心思,顾谨瑜等人这么逼迫他,他可没这么大度。不管这七人中,谁答的多好,多出色,他也只会选萧氏、王氏、谢氏三家的孩子。无他,就是不让其他四家如愿。他虽然来到江东没有多久,但也知道这几家氏族并不是铁板一块。更何况,在这吴县,选了这三家的孩子,在外人看来,就是陆氏、张氏、朱氏的后辈不如他们,落了面子。流言多了,说不得,还能影响陆宾几人的怨恨。

谢文义几人听了马光的问题,都埋着头仔细的想着,薛光裕也是一样,想着这个问题,想着他今后,到底该如何扭转大唐的命运。

当人们提到唐朝,所有人都会想到唐诗,甚至还能背出十多二十首。因为唐诗,让大多数的人一直认为唐代是中国文化最繁荣的时期。然而,真正的事实却是唐代文化上比不得魏晋,下比不得宋代。

春秋战国,有老庄、孔孟、墨翟等先贤,出现了百家争鸣,开创中国的思想先河。

西汉、东汉,有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今古文经学,承上启下。

魏晋南北朝,纷纷扰扰数百年的乱世,也有玄学的思想文化。

孱弱不堪被外族打的偏安一隅,仅剩半壁江山的两宋,也有儒释道三合一的理学出现,还有心学的开创。

反而是有着强大国力的唐朝,用唐诗的辉煌掩盖了其在学术上的凋敝,仅仅称得上是文学时代,跛脚前行。

后世有人称赞唐朝是开放的时代,薛光裕在这也深刻的体会到了,胡桌、胡凳、胡饼,女子能够读书认字……,对于外族的文化十分包容。在十多年后,还会引来佛教的大兴,六祖惠能也将在十年后出生。唐朝的统治者,尽管嘴上说着自己是老子的后人,信奉道教,甚至还因为“鲤”同李,下令不得捕食鲤鱼;但心里却很实诚,有唐一代,二十一帝,二百八十九年,却只有两位皇帝信奉道教。

对于薛光裕来讲,比治国更加重要的,便是重新发展出新的思想。唐代适逢南北朝这样的历史大混乱之后,传统的华夏文化与道德伦理遭遇三百年的侵蚀和破坏,已经变质和衰败,迫切需要复兴与发展,这就是一个十分要好的时机。

此时的欧洲才刚刚进入中世纪的黑暗,若是薛光裕点燃了“文艺复兴”的火焰,那本就遥遥领先与欧洲的中国,将是一骑绝尘,让他们根本看不到影子……

但那些都已经是十几二十年后的事情,眼下的薛光裕,还是要步步为营,若是没有足够的权力,皇帝的信任,想要推行超前的思想,在唐朝也会有许多的困难。

想了这么多,等到薛光裕回过神来,才发现谢文义几人都回答完了,堂中就只剩下张训,但也接近了尾声。

等到张训回到了他的位置上,马光回过头看看薛光裕,对着一旁的顾谨瑜说道:“下一个便是贤侄了。”

“这并不是某的子女,而是某的弟子,即便是博士想收入门墙,某也不会答应的。”

“哦,那既然顾家主如此夸赞你这弟子,那某定要听听令徒的高见,让老朽开开眼,如何?”听到顾谨瑜这话,马光到有了一些兴趣,他到不介意刁难刁难他这弟子,让顾谨瑜丢丢丑。

顾谨瑜扭头看了看薛光裕,压低了声音说道:“去吧,可别让某丢了面子。”

薛光裕点点头,起身来到堂中,对着各位长辈施了礼,便开始论述自己的观点,既然这马光想看,就让他见识见识千年的智慧。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