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铸唐 > 第五十九章 三月

第五十九章 三月

贞观四年三月五日,辰时三刻,长安城内大大小小的巷子里人来人往,东西两市也是格外的繁华,就连往日没有多少人来往的通衢大街上,都有了不少的行人。

从安化、明德、启夏三门各自冲进来三个骑着大马的士兵,身穿戎装,背着一个布袋,旁人一看,便知道这是一个驿兵。

三人进了城门,就抽打马儿,向皇城赶去,速度不快,碰见躲闪不及的行人还能及时停住;同时放开嗓子,高声喊道:“突厥亡了,突厥亡了…….”不消半个时辰,突厥灭亡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平民都感概着大唐的强大,或是痛哭流涕,那是家中受过突厥侵犯的;在长安城做生意的胡商,出使的各族使臣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强悍如斯的突厥竟在短短数月就被灭亡了,当意识到消息准确无误,对于部落的未来也都不在看好,强大的突厥都亡了,他们这些小部落也有什么能抵挡的住大唐铁骑?

但这里面也有丝毫不惧的,比如离长安城不远的吐谷浑,吐谷浑更西边的吐蕃。他们对于唐王朝传递文书、战报的驿兵们,这反常的举动更加好奇。

往日里,传递文书、战报的译兵都是一人或是几人一起从明德门进入,一路疾驰,直接将情报送到朱雀门。若有人挡在马前,丢了性命,那也是白白丢了,这也是通衢大街行人很少的一个原因。

而这战场情报更是机密,驿兵一路也换了几个,根本不可能知道里面的秘密,这么宣之于口,一家老幼都不够斩的,像这么直接喊出来的还真是第一次见着。

若说没有人授意,他们是万万不相信的,心中暗暗猜想着会不会是李世民对他们的一次敲打,展示一下力量。

派驿兵一路叫喊‘突厥灭亡’,确实是李世民授意了的。传递战报的驿兵早在四日亥时就已经到了长安城,将战报交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看着盖住李靖大印的战报,心中激动难平。自玄武门之变、渭水之盟这三四年来,李世民心中一直憋着一口气,直到今日,初见成效。他迫切地想要告知世人,他李世民比着他的父皇,比着那被他杀死的哥哥一点都不差。

如今,东突厥的灭亡,一扫前三年的种种不顺和争议,向世人证明了这一点。李世民紧紧地攥着这份战报,心中突然有了一个主意,他想要尽快地将这个消息告诉臣民,不想再等着明日召集大臣之后,等到午时,甚至未时才能公布于众。

想到这里,李世民对着一般侍立的内侍招了招手:“你差人……”

于是,便有了今天早上这一幕。朝中的大臣们大多都如同那吐谷浑使臣一般猜测出李世民的想法,但真正猜对的却只有少数几人。这其中,有李世民的股肱之臣长孙无忌和李世民的贤内助:长孙皇后,当然还有薛氏的薛光裕。

消息传到弘文馆时,不过半个时辰。这一日,在馆内教书的,不是别人,正是孔夫子的后人:孔颖达。临近不惑之年的他,高兴之余,做了一首诗词,随后大笔一挥,放了薛光裕他们的假,自个兴冲冲地跑去了甘露宫,李世民此时刚好在于大臣们商议。

孔颖达倒是高兴了,一甩手,就留下来闹哄哄的学堂。他这一走,十几个小孩子就这么讨论了起来,父辈有人参与进这次战争的人,都在炫耀着,到最后开始争论起到底是谁捉到了颉利可汗,灭了东突厥。其中讨论最激烈的便要数李绩儿子李思文,后来改姓为武的家伙,还有柴绍的长子柴哲威。反倒是作为大总管李靖的两个儿子没有说什么。

薛光裕在一旁听见了他们的争论,撇了撇嘴,心中暗暗想道:“眼下,那颉利怕还在玩命西逃了,就算真抓住了,怕也没你们什么事情。”

“不过,离着李世民成为‘天可汗’也没多久了,今年可是个丰收年呢,米斗三四钱的日子也要不远了,如果李世民还如这四年一般,评价也会多上一个档次…..”

“薛光裕,想什么呢?,想的这么入神。”尉迟宝琳拿手在雪光裕德眼前晃了几下,见他还是没有反应,便推了他一下,将薛光裕拉了回来。

“啊,没什么,怎么了?”薛光裕回过神来,向尉迟宝琳问道。

“太子殿下,前几日邀我等去东宫玩玩,你难道忘了?错过了这次,下次可不知道会要多久,你可要抓紧点。”

“光裕,你可别听这小子瞎扯,哪有这么难来,你只要想,跟某说一生便是。”

“宝琳兄的话我定是不信的,倒是太子的话,我记住了啊。”

“你小子,又想比划比划了?”尉迟宝琳听见了,作势要打,一行人就这么打打闹闹到了东宫。

薛光裕看着身旁的李承乾,心中十分可惜,眼前这个少年,眉清目秀,身材也算高大,性格也是十分阳光,学识也是上佳,做个君王定是不错的。可谁能想到不久后就患了足疾,母亲死后更是越发的阴暗…….。不过,现在的李承乾还是值得去结交的。

几人走向东宫的时候,甘露宫中的诸位也已经商议好了。待众人离去后,李世民来到杜如晦常坐的位置上坐了下来,竟有些许伤心。

自杜如晦告病归家也有两三月了,李世民派了无数名医前去治病,病情却一直没有好转,反而越发的严重了。昨日派去的医师甚至告诉李世民杜如晦时日无多。一想到这个辅佐了自己十余年的股肱之臣就要离开,李世民心中那点高兴也冲淡了。

“也不知克明能不能有机会见到颉利那厮的模样……”李世民看着门外,思绪飘向了往年四处征战的那些岁月。”

三月六日,唐王朝灭亡突厥的消息迅速的传向大江南北,贞观四年的第一次大赦也因此来到了。

三月七日,三日一次的小朝会,却不比月初的大朝会差了多少。大胜之下,朝堂的气氛也活跃了不少,而大唐周边的四夷也适时的为李世民献上了一份大礼。

朝堂上,四夷十多个部落的使臣出示了各自酋长的文书,请李世民为“天可汗”。李世民虽然拒绝了这一个提议,内心却是十分高兴。

三月二十二日,颉利可汗被押到长安城的前两日,重病三月的杜如晦,终究是没能撑到那一天,先行里离去了。

消息传到李世民耳中时,李世民坐在太极宫上听着朝臣论政。内侍俯身告知了他,竟然失声痛哭,直接罢朝。被押解到京师的颉利也因此没能在第一时间被押去李世民,被李世民晾了一两天……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