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铸唐 > 第六十章 宴会前事(四千字大章)

第六十章 宴会前事(四千字大章)

杜如晦死去的第四天,罢朝两日的李世民,被一件突来的喜事冲淡了心中的悲伤,终于有了精神处理政事。一大早,在太庙附近,就安排了许多守卫的各军勇士。在皇城的安上门外,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不少的百姓,顷刻之间,就将皇城外的大街围了个水泄不通。

卯时四刻,参加完朝会的文武百官随着李世民一起来到了太庙。而自玄武门事变后,已经三四年不在朝堂中露面的李渊,竟然也穿好了衮冕,坐在了步辇上,从宏义宫中走出来,出现在了太庙前。

到了地方,同样身穿着衮冕的李世民先下了步辇,大步走到李渊的步辇旁,制住了内侍的动作,自己伸出手,将李渊从步辇上搀扶下来。

若是往日,李渊只会打落李世民的手,自个从步辇上下来。但自从颉利被俘的消息传到宏义宫后,父子两因为玄武门事变落入冰点的关系也一步步的升温,李渊甚至还当众说出了“吾托付得人,复何忧哉”这么一句话,这点父子间的温情,自然也是再次变得稀疏平常。

长孙无忌几人看在眼里,心中也是十分欢喜。

李世民搀扶着李渊先跨进了庙门,身后跟着太子李承乾和其他几位小皇子,一家人其乐融融。

紧随其后的,便是朝中的三品大员。至于三品以下的官员,却是没有这个资格进去,只能站在门外候着。

李世民搀扶着李渊,跪在前面摆放好的蒲团上,然后跪在他的身侧,身后的几十位三品以上要员,也跟着齐齐地跪到了一片。

李世民对站在一旁的礼部尚书豆卢宽微微颔首示意,豆卢宽便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祭文,大声念了出来。

“维贞观四年,三月丁亥春……“

待豆卢宽念完祭文,众人祭拜后,李世民又上前将李渊搀扶起来,两人一起往太庙外走去。将李渊送到步辇上,看着他远去后,李世民直接上了步辇,从安上门出了皇城,往顺天楼走去。他要在那里,接受官员的献俘,而献俘的主角,自然是东突厥的可汗阿史那咄!

李世民的步辇刚刚出现在城门外,大街上密密麻麻的人群中间就爆发出了惊天的吼声,人群向前涌动,负责守卫的卫士们都被挤得东倒西歪,差点倒了下去。

李世民穿着衮冕,端坐在步辇里边,看着外面兴奋的子民,听着他们的欢呼,李世民心中几日以来的郁闷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成就感和自豪,这近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就这样,在周围的呼喊声中,来到了目的地:顺天楼。一栋三层高的木楼,顶上的一层除了围栏,一张胡桌,别无他物。

李世民下了步辇,迈着步子来到了楼上,四处看看,时不时的点点头,就引来百姓们的欢呼。

等到官员将颉利可汗押送上来,也不过两柱香的时间。

五花大绑,蓬头垢面,身上的衣服也是破破烂烂。被士兵们强行压着,跪在了李世民的面前,毫无半点突厥可汗的威风。

李世民就这么冷眼看着士兵们为难着这个落魄的人儿,没有开口说出半句话,心中却是叹息不已。

上一次见着这人,还是他刚刚登基为皇时,就在那不远的渭河边上。若不是计谋得逞,说不得李唐也如前朝那般,成了个短命王朝。那时,眼前这人是何等的威风,怎么可能会想到有今天呢。

就这么长嘘短叹想了一会,就被底下百姓们再次爆发出的欢呼声给惊醒了。原来,是颉利双膝跪在了李世民的面前,也不再挣扎,仿佛是认命了。

李世民静静地看了他一会,开口对他说道:你有五罪:过去你的父亲国破,依赖前朝才得以存立。但前朝有难时,你却一兵之力都不帮助,反而是乘人之危,以致隋朝覆灭,这是第一;与朕为邻,签订盟约,却背信侵边,这是第二;连年征战不止,致使部落生怨,这是第三;掠夺朕之子民,践踏辛苦耕作的粮食,这是第四;这最后一条,朕许你和亲,但你却拖延甚至逃走。朕想要杀你,并非没有理由,只是三年前,渭上的盟约还未忘记,所以不想苛责。今日后,你就老老实实在长安城里待着吧,你的家人,也会放来与你团聚,一切都由官府打理。”说完后,直直地看着颉利。

颉利听完,闭上了眼,想了想,弯腰磕下了头:“臣,谢圣人赏。”

一旁的几位大臣听见颉利的话,齐齐俯身拱手说道:“陛下圣明。”其余的人也跟着一起说道,一时之间,圣明之声回荡在整个长安城久久不息。

李世民听着,心中很是受用,对于今日到这城外接受献俘的计策也是格外的满意,他已经向世人证明了自己。

巳时,李世民心满意足的回到了长孙皇后居住的承香殿。

长孙皇后此时恰好待在殿中,身旁坐着长女李丽质,手把手的教着她女红。听到屋外的动静,两人都停下来望去,看到是李世民进来,李丽质高兴的站了起来,先笑着对李世民施了一礼,便急急忙忙地向李世民的怀里跑去,嘴上还叫着阿耶。

李世民见宝贝女儿跑了过来,也赶忙蹲下,将李丽质接住,随后站起来,抱着她转了几个圈,父女俩相互看着,哈哈大笑起来。尽管李丽质已不小了,但还是喜欢跟李世民玩着这个小游戏。

父女俩打闹了一会,李世民才将李丽质放了下来,拉着她的小手,来到了长孙皇后的身边。

“陛下。”长孙氏起身,对着李世民施了一礼。

却把李世民给急到了,赶忙上前把她扶了起来,按在了胡床上。

“你现在怀着身孕,朕说了多少次了,不用施礼,就是不听,安心养胎才是你该做的。”李世民板着脸,郑重其事地说道。

让李世民高兴起来的,正是这事。这还是李世民登基为帝后,长孙氏给他怀上地第一个孩子。

“二郎,这才两个月呢。再说,我都生养了三个了,分寸什么的,你不知道,作娘的我还能不知道嘛?”听到李世民的关心,长孙皇后甜在心里,但嘴上却不服输,还丢给了李世民一个大白眼。

“那也不行,好好养着,再给阿耶他填上一个小皇孙,让他多高兴高兴。”

却不想,话刚一说出,就遭到了一旁看着二人疯狂输出撒口粮的小公主强烈反对。

“阿耶,不行,我想要个妹妹。”李丽质开口说道。

“你已经有了这么多妹妹了,怎么,还嫌没有人陪你玩啊?”李世民笑着问道。

“我想要阿娘的,其他几个妹妹感觉……,感觉……,我也说不上来。”说着说着,声音也低落下来。

李世民听着李丽质的话,心中也是一突。

“好啦,好啦,阿娘给你生一个妹妹,好嘛?”长孙皇后接过李丽质的话,把她拉过来,轻声说道,答应了她的请求。

李丽质听了,脸上的郁闷也消失不见,冲着二人展颜一笑。

“丽质,过几日阿耶要在宫中举办一个宴会,宴请朝中的大臣,他们都会带着各自的孩子,到时候,丽质可以认识很多新的朋友,还能够好好的玩耍呢。”李世民见女儿高兴了,也就不在瞎想,又给她透露了一个好消息。

果然,李丽质听完这个消息更加高兴了,大大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

“那薛家哥哥是不是也会参加?”李丽质拉着她阿耶的手,高兴地问道。

“刺啦”,李世民感觉自己的心像是被人插了一刀,有点郁闷的望向李丽质,倒是一旁的长孙皇后,像是明白了什么,捂着嘴低头笑出了声,收获了来自李世民的白眼一枚。

李丽质见阿耶不理,反而又开始跟阿娘眉目传情,顿时不依,扯了几下衣袖,又问了一次。

“好啦,好啦,薛家哥哥会来的,满意了吧,满意了就出去吧,阿耶还有事情要跟你阿娘商量呢。”李世民无奈的看着身旁欢呼雀跃的女儿,打发她离开。

正在兴头上的李丽质也不在意,对着两人施了礼,高兴地离开了承香殿。

李世民看着女儿渐渐远去的身影,叹了一口气:“观音婢你看看,现在都这样了,以后真要到了时候,还能有心里我这个阿耶的存在嘛。?

“行啦,还早着呢,你不是还有事情要跟我商量?”长孙皇后走过来,挽着李世民的手,将他拉到床边坐下。

“我那都是骗丽质的,不打发她离开,她站在这儿,我总是觉得心疼。”说完,夸张的捂住了胸口,引得长孙皇后又是笑声连连。

“观音婢,你说薛光裕这小子怎么样?”

“这几月来,我也听高明说起过,品行学识俱佳,才思敏捷,在弘文馆中深得几位夫子喜欢呢,这些想必二郎你也是知道的。”说完,看向了李世民。

李世民点点头,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这孩子到今年底也不过十岁,比丽质也就是大了半年,倒是挺合适的呢。”这话刚说出口,便又收获了李世民的一枚白眼。这个梗,怕是会一直玩到李丽质出嫁了。

“小小年纪就能捣鼓出来‘顾犁’和马蹄铁两个玩意了,也是了得;垂髫少年就能做出《悯农》这首传天下的诗作,才情相比也是不缺;在加上他的出生,父亲薛万均,出身河东薛氏,还是一房之长,深的二郎器重,母亲柳氏也是同为河东望族的柳氏,虽说现在没有拿的出手的人物,但也不容小觑,毕竟底蕴摆在那里;就连拜了个师傅,那也是顾氏族长,江左八族选出来的执牛耳者,就连对江左了解不多的我,都知道那江左准备借助薛光裕重新在朝堂之上占据一席之地,更何况其他人呢。江左这几年的税收,可占了不少比重,能人也是不少,萧、陆德望二人,可是出身江左。只要那孩子没有走错路子,今后几十年开府仪同三司,未尝不能坐上几年,奴家还是十分看好的他的。”

“听观音婢你这么仔细一说,某到是更想要见见他了,看看他到底有什么本事,若是真有那么好了,培养他,让他做高明的股肱之臣也未尝不可。”

“这主意倒是不错,高明与他的关系我看也挺好,若是能如四兄那般,将丽质嫁于他也不是不可。倒是有点担心,今后这朝中局面会是如何。”

“但若是让关中氏族一直壮大,与国也是不利,要真有那本事让江东氏族加入,或是寒门子弟进入朝堂,某也是支持,就看这小子,有没有这本事了。”李世民话说到后面,语气也有点重了。

“二郎准备何时宴请大臣们,奴也好早点做做准备,再来,也能早点看到这孩子。”长孙氏也不再继续说下去,将话题扯到了宴会上。

“既然观音婢都这么说了,那便定在下月朔日大朝会之后吧,将阿耶从宏义宫也请过来,留在宫中住上几天,某也好令工部好好修修那宏义宫,你也在那宫中住过一段时日,知道那宫里并不太好……”

“你还知道呢,所幸阿耶原谅了你,不然还不知道会持续多久……,这么下去,对你终归是不好。”

夫妻二人在殿中,继续讨论了一会,就被长孙皇后催着处理这几天积压下来的政事,李世民懒得离开,就让黄纪叫着几个太监,将甘露殿中的谏书全部搬了过来,红袖添香,速度还比往日快了几分。

几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来到了四月一日。

与往日不同,前来参与朝会的大臣们都带上了自己的夫人和年满八岁的子女。等入了皇城,便各自分开,臣子们都赶往太极宫,而一帮家眷,则是在内侍或宫女的带领下来到内苑长孙皇后处。

而在弘文馆的众人,也是十分欣喜,年龄大点的,像李德謇、李震几个,更是丢了往日的沉稳,有了些许慌乱。今日的宴会上,父辈们会各自联姻,说不定,就定下来今后的婚事。

等到下课,往日里溜得最快的人不停催促着李承乾、李泰几位皇子,要跟着他们几人一起,才能前往后宫。

薛光裕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慢条斯理的收拾着东西,一点也不着急,这种宴会,着实让他提不起劲来。

这时,从身后走过来一个内侍,俯身对着他说道:“薛小郎君,还请移步,随我一同前往甘露宫,等到朝会结束,陛下要在甘露宫中见见你。”

话一说出口,就让薛光裕吃了一惊,心中暗暗想着李世民召见自己的原因,却也只想出来了“好奇”二字,大概是想见见他这个发明出“顾犁”、马蹄铁的神童。

薛光裕随着内侍刚刚走到甘露宫不久,朝会结束的钟鼓声便敲响了。在甘露殿中等了不足半刻,便瞧见一身穿赤黄色的中年人走了进来,旁边还跟着一个身穿华服的妇女。

薛光裕这一看,却是有点楞了,不是说好的李世民召见我嘛?怎么旁边还多出来了一名女子?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