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军旗飘扬 > 第十三章 海军领袖的起点(加更)

第十三章 海军领袖的起点(加更)

军校给学员们预留了三天的报道时间,这三天,来自天南地北,未来将在大英军界政界呼风唤雨的军校学员们陆续来到京西开平。

这批学员年龄大多只有十一二岁,最小的只有九岁,最大的也才十三岁。为了照顾好学习的日常生活,军校行政处派出了五名生活教员,帮助学生处理一些日常事务,类似于路远前世的大学辅导员的职责。

负责海军科五十名学员的是李兰生,一个外表看起来很和气,说话儒雅风趣的读书人。正式开学的前一天晚上,他将海军科所有学子召集到军校的大礼堂,挨个分发本学期的课本和两套藏青色、质地精良没有肩章绶带的呢料子军衣,让学生上台自我介绍。

“我叫路远,新历882年出生,祖籍中郡武县,生长于东郡定海。人生前十年庸庸碌碌,明白事理后也只知道读书,县公学读过,新学也念过,只求学点手艺养家糊口传宗接代。第十一年重病一场,掏空家底,幡然醒悟我辈不该碌碌无为平庸一世,恰逢英东战争帝国战败,因此决定投军闯荡历练,报效帝国!”

学生做完自我介绍,李兰生也不插话点评,只是在本子上写写画画,认真记录着什么。直到最后一名学生走下讲台,李兰生又让每个宿舍自己推选出舍长,将名字记在本子上,最后合上本子开始提问:

“海军科预备考试成绩最好的是谁我已经知道了。我想问的是……你们有谁接触过军事训练?”

左匡生、洪康侯、还有甲三宿舍的廖少游、廖少磊兄弟飞快的举手。路远犹豫了一下,想起来自己前世高一有过军训经历,缓缓举起了手。

现如今帝国还有不少军功贵族,他们秉持着严厉的家风,早早给自己的孩子进行单独的军事训练,能够掌军的还会将自己的孩子提前丢到军队锤炼,所以仅仅一个海军科就有四五人接受过军事训练。如果是陆军步科,学生素质还要高一些,估计能有八九十名接受过军事训练的孩子。

李兰生将五个人的名字记录下来,又问道:“有谁熟悉洋文,或者说能够与洋人进行交流的?”

左匡生、洪康侯、廖少游、廖少磊面面相觑,只有苗启坤和路远举手。路远的新学老师就有一位利国人,加上路远在学习外语方面有些手段,也愿意跟洋人老师交流,所以锻炼出来不错的利语。

“苗启坤,你能说哪国的洋文?”

李兰生从未接触过学生,只听过一遍学生的自我介绍就能认出苗启坤,这种能力让有轻度脸盲症的路远羡慕嫉妒恨。

前世路远与同学一起学习三年,直到快要高考还有一大半的同学叫不出来名字,或者张冠李戴。这一世,路远还以为有所好转,直到来到军校报道……

同样来自沿海大县的苗启坤很谦虚的说道:“老师,普国、奥国、利国的洋文都掌握了,就是说的不太好。”

李兰生满意的点点头,转头去看路远。路远也没奇怪李兰生能够直接认出自己,回复道:“我只会利语,口语还行,不过利文就不够看了。”

李兰生没有继续问下去,只是多看了路远一眼,然后交代所有同学明天上午十点穿好军服,准时前往大操场的阅兵台集合,最后挥挥手让所有学生回去休息。

开学当日,所有学子早早吃过早饭,前往大操场的检阅台。

也许是军功贵族体系的功劳,帝国历来优待军官,用来培养军官的少年军校自然伙食不错。皇家少年军校的食材由皇室直接采购,本部的两个大饭厅每日供应三餐,正常餐品包括黄油面包、黑面包、硬饼干等主食,偶尔还会搭配一定的蜂蜜和果酱。肉食有腌制、水煮或者烘烤的鸡肉、牛肉、鱼肉和香肠,蔬菜有白菜、土豆、豌豆等等,饭后还供应一定的水果和土豆、洋葱、通心粉乱炖熬成的浓汤。

路远这几日虽然吃的很痛苦,觉得英国人是在没啥做菜的天分。军校伙食标准比帝国绝大部分自耕农甚至中小农场主还要好,但是最后成品吃起来基本都是黑暗料理,尤其那浓汤简直地狱出品。

不过路远每次还是会多吃几口,将前几年欠下的营养补上。他一直记得自己个头还没范子涵高,这该死的营养不良!

吃过早饭的学生们穿着黑色的军服,悠闲的往大操场检阅台走。

军校的大操场兼具教习和演习的作用,规模很大,最西侧就是检阅台。

五百多名学生就聚集在检阅台下,三五成群的嬉笑怒骂,或者散步消食。不少穿着藏青军装的军事教习已经到了操场,有本国的教习,也有洋教习,站在检阅场四周也不制止学生,只是沉默不语冷眼旁观。

聪明的学子已经感受到来自教习的杀气,大操场渐渐安静下来,学员们纷纷缩起了脑袋。操场左侧骚动了一下,似乎有学生在维持秩序组织列队。路远也反应过来,拜托其他四个接受过军事训练的同窗和自己的舍友帮忙招呼海军科同学列队,挨个帮他们整理军容军姿。

陆军科那边十来个学子忙前忙后,一个分队一个分队的整理,一刻钟后,临时组织起来的大方队看起来还比较凌乱,不过也基本成型。组织队列的陆军科学子们满头大汗的来到海军科这边,发现这边也有同窗在行动。

带头的几个陆军科学生有些惊讶的看着路远牵头指挥,让海军科同学平行移步,让海军学员分队融入陆军科同学搭起来的大方队中。不由得朝路远比划了一个大拇指,转头就走。

准备给学子们一个下马威的教习们脸上的冷意渐渐散了去,十分满意这批学员的服从性和可塑性。他们聚在了一起,小声讨论学生们自发整队的行为,还对几个领头的指指点点。

萦绕在检阅场上空的低气压瞬间消散,所有学子不由得长舒一口气。

十点整,军校的大人物们准时来到检阅台上讲话。

皇家少年军校的检阅台大约十米多高,还有简单的遮阳棚和能够扩音的建筑设计。

宽阔的检阅台上,老亲王夏远为皇室发声,勉励所有学子用心学习报效皇家。之后轮到军校总办严重大人发言。

严总办治学历来严谨。海军部一直有小道消息流传,说北海水师学堂出身的军官害怕严总办更甚于从利国、普国请过来的洋教习。也正是看中严重的教学能力和治学威望,加上北海水师覆灭后水师学堂停办,所以皇室此次专门将严重请过来担任军校总办。

对于严重大人的凶名,检阅台下的学子们心知肚明噤若寒蝉。

“本来我想给你们这些毛头小子一个愣头青,但是你们今天的表现让我眼前一亮,所以……”总办严重威严的目光扫过台下缩着脑袋的学子们,说了一个并不好笑的笑话,继续道:“现在开始讲评!”

“昨天我让行政处的生活教员们提前与你们接触,收上来五百五十份评价书。我连夜看完,评价是你们这批学员不过如此。”

“不用急着反驳我。你们也知道我之前是水师学堂的总办,我水师学堂一届学生就有一千多人,虽然大多家境贫寒,若不是每个月1个金镑的生活费吊着他们,恐怕没几个能安静的坐下来读书。但是他们能吃苦,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北海水师战败,选择与舰同沉的学生无数,水师坐沉后自戕的学生也不可计数。而你们这些天之骄子呢,除了少数几个人知道自己来做什么,其他人仅仅只是依照家族安排,或者为自己钻营苟且而来。国势艰难如此,皇室和朝廷花费巨大的代价,不是让你们享福来的。现欲讲求自强之道,固必首重练兵,而欲迅期兵力之强,尤必更革旧制,你们是来做这个的!检阅后,每个人都要写一篇反思的文章给我!”

严重大人发了好大一通火,将台下的年轻人教训的无地自容,这才进入正题:

“本期五百五十名学员,根据陆军科步、骑、炮、工四科以及海军科,特设五个分队。刘正林、冯家彦、张志坤、吴子范四位本国教习分别担任步兵、骑兵、炮兵、工兵的分队长,洋教习肖恩担任海兵分队长,统筹日常训练安排。另各分队设立学生副队长一名,负责协助分队长管理军事训练。”

“谭青云名列军校预备考试榜首,组织能力、行动能力极强,对外能够展现军校积极向上形象,对内能够帮扶同窗,任命步兵分队副队长。”步兵分队长刘正林教习第一个站出来,宣布自己的助手。

这一届军校生重点培养的就是步科,能够拿到步兵分队的副队长,谭青云真的厉害!

报道这几日,路远已经找到谭青云的《少年英国说》,虽说文章名字高仿主旨大意雷同,具体来看除了那一句“为大英帝国崛起而读书”以外,其他内容截然不同。不过仅凭那句振聋发聩的“大英帝国崛起而读书”,谭青云也当得起妖孽二字。

路远不由得撇过头去看步科那边,隔着重重身影脑补那个妖孽该长的什么模样。

接下来,其他分队长教习也纷纷宣布自己提前物色好的副分队长,最后轮到本届唯一的洋教习肖恩。

人高马大的肖恩教习站在检阅台扩音筒前,用尽毕生的功力背诵预先准备好的发言词,用十分别扭的帝国语宣布路远成为海兵分队副队长。

“路远军校预备考试排名第十七位,原本应该归属步科,不过他本人自愿学习海军科,所以是你们海军科入学成绩第一名。而且他接受过军事训练,能够熟练运用利语交流,考虑到海军分队的肖恩教习就是利国人,所以选择路远成为海兵分队副队长。”严重大人补充了几句。

海军科的同窗们纷纷朝路远投来羡慕的目光。经过严重大人的解释,海军科的学员不得不承认路远确实是最适合的那个人。尤其苗启坤,他虽然掌握了几门洋文,但是口语都不行,而且没有接触过军事训练,不能很好的配合洋教习。尽管苗启坤有些失落能没拿到副队长的位子,但是也没有拆台的打算。

前世连课代表、小组长都没当过的路远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成了皇家少年军校第一届学员中的大人物,海军科学员的学员核心。

由于海兵队的教员是洋教习,天生就与学员有隔阂,路远也就成了学员与教习沟通的桥梁,某种意义上比其他四个分队副队长的影响力还要大。

成了副队的好处远不止这么多,以后经历了许多事情,路远才能体会到这一瞬间才是一切故事的.asxs.。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