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军旗飘扬 > 第十八章 吾所望军旗生色

第十八章 吾所望军旗生色

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抗住战胜国的压力。

想到这里,海军部大佬们一副心动但是又顾虑重重的样子,反倒是路远不太在乎这些。

等露国与东岸分出胜负,双方肯定都元气大伤。

两个贫穷的列强根本不能通过洗劫对方来弥补战争支出,战后势必会陷入财政危机。那时候,拥有一艘完美装甲巡洋舰和一到两艘全重型火炮战列舰的帝国海军已经发展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海上力量,只要新编陆军也能展现出一定的威慑力,再说动利国出面重新平衡远东局势,东露两国未必会死咬帝国不放。

至于新编陆军战斗力,有谭青云这个妖孽在能差到哪里去?

路远反而担心东岸与露国交战期间,小皇帝趁机对地方四大公爵动手导致国内动乱,让海军错失千载难逢的良机!

这场海军技术路线大讨论会议从下午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钟,连门外的卫兵都换了两茬。

灯火通明的海军部大楼会议室,海军大臣郑诗涛简单粗暴的宣布以路远提出的章程作为海军未来十年发展指导纲要。

路远大获全胜,才十七岁的他通过这场技术路线大讨论,成功的将自己思想渗透到了海军的方方面面。自今日起,大英帝国这支重建起来的海军将深深的打上路远的烙印。反过来说,作为“外乡人”的路远也将自己绑在了大英帝国海军这条船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此是路远心之所向,绝不后悔!

除此之外,郑诗涛还出人意料的决定由路远兼任海军大臣办公室参谋官。

按照海军部暂行官制表,海军部设海军大臣一员,海军协办大臣一员,管理全国海军行政事务。其下除了八司一处,还有海军大臣直属的参谋官、参事官、秘书官若干,其中又以参谋官承办本部咨询事件,参订舰队、学校、配套工厂规章制度,并调查海军舰队应行改革事宜,最为重要。

郑诗涛让路远兼任海军部直属参谋官职务,目的是方便路远指导海军重建工作,挖掘他的全部潜力。

这个职务给路远带来的好处远不止这些,原先只能在巡洋舰队体系内摸爬滚打的路远凭借参谋官的职务,不仅将势力延伸到了海军总部,还对巡洋舰队同级别的管带形成压制局面,可以在巡洋舰队主力舰编队时毫无压力的悬挂队长旗。

唯一悬而未决的就是造舰还是买船。

路远觉得这点根本就不需要讨论——海军强国是买不来的!

好在海军大臣郑诗涛在这方面比谁都要清醒,他上任以来与新任船政大臣余宝泉配合默契,不遗余力的提升大英帝国造舰实力。

会议结束后,海军大臣郑诗涛杀气腾腾的宣布本次闭门会议不形成任何会议纪要,要求所有参会人员签订保密协议。路远提到的全重型火炮战列舰思路,关于在东岸与露国战争期间捞钱和捡漏的想法,所有人不得向外界透露。路远对其他列强关于全重型火炮战列舰的布局,任何人不得私下询问,否则直接军法处置。

陈友益领着精疲力竭的路远回到自己办公室,锁好门照例给路远泡了一杯“提神醒脑”的茶,然后问道:

“破交战术是你想出来的新理论?”

“陈叔,东岸与露国交战,您更希望那边获胜?”路远并没有直接回答陈友益,直接反问道。

“我更希望东岸获胜,一方面我觉得东岸国是个岛国,国内资源匮乏缺少底蕴,另一方面……”陈友益的语气逐渐冰冷:“我希望北海水师的仇由我们自己来讨!”

“其实我也希望东岸国能获胜,毕竟破交战术更适合针对东岸、利国这样的岛国。露国与我们陆地接壤,也是陆权国家,哪怕彻底摧毁了他们的海军和海上运输线也无法让他们投降,所以我更希望是东岸赢,这样我们又多了一种反制敌人的手段。”

“所谓破交战术是指利用优势兵器断绝或阻挠敌方作战物资的运输和兵员的补充,限制其海上活动,削弱其战争实力。实现它就需要设计一种能跑得赢战列舰,打得过巡洋舰,实力介于战列舰和巡洋舰之间的破交舰。当然也可以使用潜艇,不过这还要等潜艇技术成熟,普及无线电报机,开发海上狼群战术。”

可怜的海军协办大臣陈友益面对路远嘴里不断蹦出来的各种新战术和新名词,感觉自己理解能力已经达到极限,摆摆手痛苦道:

“年纪大了,一时间接受不了这么多新鲜玩意,你还是写个章程交过来吧。”

见过皇帝,开完技术路线讨论会,路远此次帝都之行就基本结束了。

路远在帝都磨蹭了几天,一方面是等自己的军衔晋升仪式和管带任命书下来,另一方面是等巡洋舰队总统制杨威理、军制司的主官、副司以及军制司考核科的官员们一起返回海滨港。

军制司大佬带着考核科军官前往海滨港自然是去搞事情的,海军部八司一处以军制司权利最大,其中又以军制司考核科最恐怖——新历899年的巡洋舰队检阅考核快要开始了。

按照新下发的海军章程,帝国海军各舰必须逐日小操,由各舰管带自记功过。

巡洋舰队和江防舰队每月大操一次,每两个月舰队会操一次,由舰队总统制亲自考核,分别功过,酌量赏罚。

每年巡洋舰队与江防舰队在东海会操一次,由海军部军政司考核科主持。

所有考核中规格最高的就是海军部检阅考核,每两年考核一次,每次在四月份举行,由内阁军部大臣主持海军部大臣亲自考核,考核结果将直接记录在案影响俸薪和升迁。

最近一次海军部检阅考核原本应该在今年四月份举行,不过当时帝国海军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对付意呆利海军上面,所以经军部批准巡洋舰队海军部检阅考核时间推迟到了八月份。

虽然现在才是七月底,不过军政司的主官、副司以及军政司考核科的官员们将按照惯例提前出发做前期准备工作,根据今年的校阅海域设计具体的考核科目。

路远才接手南天号巡洋舰管带职务就遇到海军部检阅考核,按理说不算好事,不过路远并没有不安的情绪,他相信曹国斌不会带出一批孬兵。

7月31日,路远他们回到巡洋舰队母港——海滨港,随行的就有新任江防舰队总统制曹国斌。后者将从海滨港搭乘南下的轮船,前往位于沧浪河的江防舰队主要基地江阴要塞任职。

抵达海滨港后,因为飞霆号沉没事件导致调职的曹国斌有些憔悴的来到码头,沿着停靠巡洋舰队各型主力舰侧靠的码头走了一圈,似乎是想将这些军舰高大威猛的身影牢牢印在脑海里。

这段时间,曹国斌早就把小皇帝的真实意图给琢磨透了。

想的越通透,曹国斌越难过。除非有一天小皇帝死了,或者地方四大公爵能够再一次压倒皇室,否则以他的身份很难回到巡洋舰队。

曹国斌不后悔选择海军,就是遗憾曾经抛弃过热爱的事业,还有舍不得这些主力舰。

曹国斌最后来到南天号巡洋舰的泊位,看着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老朋友,一言不发伫立了很久。

不知何时,南天号下一任管带路远来到了曹国斌身旁,陪着他静静地看着南天号。

曹国斌忍不住开口,声音沙哑的说道:“谢谢。”

这句谢谢是感激路远在小皇帝面前替他说话——路远在威敏宫里与皇帝的对话已经流传开了,至今仍未识破路远的野心的曹国斌因此对路远的好感又多了几分。

这句谢谢还有另外一层含义,曹国斌作为南天号巡洋舰上一任管带,希望路远能够带好这艘新锐战舰,这是男人之间的约定。

“这是一条好船。”曹国斌惆怅的说道。

将视线从曹国斌离去背影那里收回,路远扭头去看舰体修长外形优美的南天号巡洋舰,点点头自豪道:“确实是一条好船!”

路远作为南天号巡洋舰第二任管带走马上任了。

巡洋舰队总统制杨威理带着舰队司令部官员以及其他舰管带来到南天号巡洋舰前甲板的舰桥上,当着站在舰桥下的南天号全体官兵的面宣布路远的任命:

“南天船原管带曹国斌调任江防舰队总统制,管带一职开缺,查南圻船大副路远熟悉驾驶枪炮,勇于任事且多次于国有功,堪以调补所遗员缺。”

路远以管带的身份出现在南天号巡洋舰船员面前。

看着舰桥上如此年轻的路远,南天号几个老资格的大副、二副多少有些不淡定。

当然,他们也没想过直接跟新任管带对着干。

首先海军军纪严明,管带在一艘军舰上拥有绝对的权威;另外路远在海军系统耕耘多年,并不算外来户;最后路远还兼着海军部直属参谋官职务,算是他们半个上级。

其实整个巡洋舰队都知道路远是小皇帝夹袋中的人物,背后还站着皇家军事大书院总办严重和帝国海军协办大臣陈友益这样的海军巨头,脾气古怪的巡洋舰队总统制官杨威理也对他也颇为喜爱。

另外他与利国、东岸海军部有私人友谊,在世界海军范围都有不小的名气。在国内又被誉为海军第一战略专家,还有一帮能力不弱背景深厚的军校同窗以及许多基层崇拜者。

在曹国斌被皇帝丢到相对边缘的江防舰队之后,路远当得起海军少壮派第一人的角色。

更重要的是,当年海军系统第一派系柳郡闽河派被皇室打压的七零八落,再也不能也不敢抱团排挤外人——每当有新的军官完成培训工作,小皇帝很快就会替换掉一批柳郡闽河派的军官。

“我叫路远,现任南天船管带。”路远用锐利的眼光扫了他的下属们一眼,淡定道:“上任后只愿与各位万众一心,和衷共济。所望军旗生色,飞扬环球,他日与列强并驾齐驱。与诸君共勉!”

南天号巡洋舰前甲板上,四百四十三名官兵齐齐向路管带敬礼!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