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凤凰读者俱乐部 > 第64集:剧本的困惑

第64集:剧本的困惑

第64集:剧本的困惑

第二天上午,小妹和晓珏与霍夫曼博士一起召开了第一届“上海德梅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工作会议;

.....关于剧本问题嘛:

霍夫曼博士提到剧本内容时开始讲道:目前已经有几个来源了,公司准备引进一位专业编辑,他手里有一个撰写的差不多了的剧本,名字叫《一位W参加起义的人的命运》,第二个.....;

小妹立即插话:等等博士先生,您说的这个“W参加起义”的剧本是怎么来历的?这人何时想起撰写这样一个没头没脑的剧本?

哦!是这样的,杜小姐您在运行第二阶段项目还在巴西里约期间,我与弗兰克总裁已经开始为影视公司业务在做准备,当时我们筛选了大量的编辑人员,除了考核他们的专业水平之外,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目前他们个人心中有没有剧本设想,特别是当时时代自由选择自己命运的故事,结果目前这位先生被选中了,他手里有一个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在1944年11月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还在进行中,欧洲战场是苏联军队已经渡过白俄罗斯沼泽地带,开始攻入保加利亚,包围了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并占领了贝尔格莱德;

英、美军队已经在法国诺曼底登陆,随后占领了比利时,逼近荷兰,其先头部队已经到达了德国和意大利边境;

亚洲战场不太了解,但在中国的山东威海刘公岛这个地方,日军的汪精卫海军的一个练兵营举行了一次起义(注1),他们杀了日军官兵,搭乘缴获来的几艘运输船逃离了刘公岛而投靠了当地的八路军,后来被山东八路军整编为一个叫做“渤海二支队”的部队......;

这个过程是剧本的当时背景,而不是故事主题,主题是起义发生后,参加起义者都撤离了,待日本人返回了练兵营,他们发现还有一些因为胆小或者不明真相的人没有撤走,包括日本人单独开设的“海员养成所”的部分人,他们在起义发生枪战时,有的躲在山上的树丛中,有的因负了伤而滞留在岛上;

日本人后来收编了这些没有参加起义而滞留下来的人员,经过训练,治疗伤愈后,紧急派往了日本商船船队,有的还补充到日本军舰担任外籍水兵,参加了后来与美国的太平洋海战;

转过来的第二年1945年8月份,日本战败投降了,太平洋战争也结束了;经过美军甄别,筛选出了这部分不是日本军人的中国人,将他们交还给了当时的国军,而国军因为他们没有参加反对日本人的起义,再者又有人参加过日本海军并与盟国作战,尽管他们是被逼迫而不情愿的,不能等同日本战犯,但属于疑似“伪军”嫌疑,因此起码从情感上也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国军不收留他们,但考虑到他们的一技专长,并把他们打发到民营商船队去了,让他们待机立功,有待战后再说;

当然,这里面有一位男主角,影片中的名字叫孟宪福,他被安排在中国“民生公司”新创办的“太平洋轮船公司”当水手,他所在的货船行驶香港到浙江的航线,1946年起,中国大陆战事颇紧,他们的船队去大陆的航次也越来越少,他又跑在东南亚其他国家的远洋船上干了起来,渐渐地当上了轮机长、二副、大副,自己有钱了,又在香港购置了房产,娶了太太,后来又当上了船长......;

1949年以后,“内战”结束了,这个孟宪福总惦记着大陆往日的朋友,还有那些参加起义的同乡、同学的命运,他经常带着儿子坐在海边上,遥望着大陆,给孩子们讲述当年惊心动魄的起义过程,和他参加的对美国舰队的海战,那些血肉横飞的情景......;

小妹意犹未尽的说道:这个故事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别说是刘公岛起义,更别提没参加起义的人和事了,不过,我的问题是,这个编剧人员是怎样获得的故事信息来源的?

霍夫曼博士回答说:他是山东人,据说他本人就是一位当年剧本背景者的后代;

哦!小妹自言自语道:那么我们为何要推崇这部作品拍摄影片呢?

霍夫曼博士说:第一点,这个故事的内容,包括人生经历在中国很具有独创性,按照中国传统的影视模式,应该是“歌颂”起义者的英雄事迹,而这个故事完全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那个战乱时代的人生;

第二点,人们有参加起义的原因或必然性,但也有没参加起义或因故不能不参加起义的根据和理由,这就是我们项目所要追求的新的概念,即:R权、Z由、M主和P等;每个人的意志都应该受到尊重,不能强人所求,甚至歪曲或压制,侮辱他人的意志;

小妹想了一会说道:我理解博士您的意思,您说的是欧洲西方国家的理念,我在日本横滨做项目时,曾面对日本邻居对侵华战争忏悔的情景,因此回到国内后,专门学习过日本侵华这段历史,而且我也注意到,包括在战后东京法庭对日本战犯审判时,居然有好几位西方的法官拒绝对日本甲级战犯宣判死刑,这个结果就是在战后多年的今天也不能被中国人所接受;

但您说的这个故事发生在东方,属于中国本土文化故事,我不反对您的意志,但这个剧本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起码在目前来说是这样的;

小妹看到博士有些踌躇的样子后又接着说:当然,也许改革开放了,人们对以往的真理性讨论还在越来越深入,我也不好预测未来的思想文化趋势,我们可以将这个剧本作为参考的,另外您再说接下来的剧本吧;

霍夫曼博士接着说:第二个剧本是这样的,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九十年代初,影视行业还没有完全放开的情况下,有几部中国影片曾经在国际影坛上轰动一时;

比如有一部影片叫《菊豆》,讲述在中国20世纪初,一个小镇上的染坊主娶了一位年轻姑娘,但自身却“X功能障碍”,而其侄子却趁机与这个姑娘发生“G系”,还生了儿子,主人死后,这个儿子长大成人继承父业,得知自己是生母“L伦”后的结果,又杀了生父,而其母万念俱灰,放火烧了全部家产......;

还有一部影片叫《大红灯笼高高挂》,讲述的是中国民国年间一个有钱的大户人家的几房姨太太争风吃醋,引发一系列悲剧的故事;

霍夫曼博士接着说道:这两部影片当年在国际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菊豆》获得了第6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而《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得了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也获得了意大利电影“大卫奖”和英国电影“学院奖”;

而我要说的是,《菊豆》的剧本来自于中国的小说《伏羲伏羲》,《大红灯笼高高挂》剧本来自于小说《妻妾成群》,而这两部小说都刊登在中国一个非常吸引读者的刊物叫《作品与争鸣》上面;

小妹此时笑了笑说:怪不得前段时间公司总让我去参加各国的电影节,原来是要我综合各种影视方面的信息;

另外博士先生,您绕了这么大的圈,当然我又学习到了很多影视方面的知识,可您最终要说的剧本是什么呢?

霍夫曼博士也笑了笑说道:杜小姐您别急,我要说的是,在这本刊物上还曾刊载了一个故事,名字叫《匪寨风云》,这个故事也非常吸引人,讲述的是中国河北一带,一个女人被土匪绑架上山,这个土匪头子不断的给女人洗脑、灌输及时行乐、破罐破摔和看破红尘的理念,最后获得了女人的爱恋,要知道,这个土匪可是杀害了女人的老公和全家的凶手;

后来山上发生内讧,其他年轻土匪头子绑架了这个老土匪头子,而女人却复制他法,不断的给新土匪头子讲故事,麻痹他,最后女人和老土匪头子双双得以逃脱魔掌......;

我绕了这么大的弯,要说的就是,不知为何这个故事却没有被改编成影视作品?

小妹接过话头说道:博士您说的这个故事我没看过,但您的意思是,如果这个故事拍摄成影片也能够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呗?

嗯!我正是这样推理的,霍夫曼博士如是说;

小妹笑着说:我也给您讲述一个中国小故事,一个人在路上,看到一颗杏树长在路边,上面果实累累,他很庆幸一定是别人没有看到树上的果实,因此想攀爬到树上摘杏子吃;

这时有人告诉他说:别妄想了,那棵树上的果实非常涩,不能吃,你看,周围其他树上的杏子成熟后早就被摘光了,而唯独不摘这棵树上的果实,要是能吃的话,也早就被摘光了;

小妹这样嘲讽着博士,看着他受窘的样子暗自好笑;

霍夫曼博士楞了一下笑着说道:我感觉自从杜小姐与施密特先生搭档后,您杜撰故事的速度也是很惊人的;不过,要是您诞生在美国与莱特兄弟(注2)同时代的话,也一定会把您刚才的中国故事讲给他们兄弟俩听,可莱特兄弟后来呢?

小妹这时假装苦笑了一下没有作声;

霍夫曼博士接着说:其实这个故事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人性和矛盾,就像法国、日本合拍的《广岛之恋》一样,土匪是坏人却博得了同情,而两个昔日的仇人联合起来战胜了更阴险的土匪;

好了,我们就不探讨那些未知领域了,那么您刚才的意思是说其他树上的果实就是《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而同时发表的我们这颗树上的《匪寨风云》果实一定有原因才没有被摘取食用是吧?

小妹笑着说道:博士您比喻的太形象了,但我讲的故事可不能比喻为那个给新土匪头子讲故事的小娘子,不要理解错了;

霍夫曼博士也笑着说道:不过我还真想当那个土匪头子,不过不是听故事的新的,而是那个老的......;

小妹一下子严肃了起来,她回答道:博士,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我很感谢您对我工作上的指导和教诲,但我不愿提起旧情;

霍夫曼博士沉默后一言不发;

小妹也沉思片刻后继续问道:博士,您说的这个剧本的设想是您个人的创意还是另有安排?

霍夫曼博士回答道:我说的当然有来头,不是我个人的意见,这是美国“K·G南大西洋公司”提议的,他们是公司的合伙人,不可忽视他们的意见;

小妹接着问道:他们对中国的国情这么了解吗?这个《匪寨风云》肯定没有翻译成英文,而他们怎么了解故事情节的?

霍夫曼博士说:听说有一位定居在美国波士顿的华人,名字叫薛飞,他是一位业余作家,是他提议可以改编成剧本拍摄这个电影作品,理由很简单,就是“K·G南大西洋公司”代表罗德里格斯先生说的那样,中国大陆影视作品未来的发展趋势,即:商业化、家庭化、娱乐化和趣味化,且一定有市场;

小妹很犹豫的说:博士,您是说如果把《匪寨风云》改编剧本的话,是由美国人指定这位薛飞先生来改编撰写?还是我们根据国内的情况,比如新引进的编剧来改编呢?

霍夫曼博士说:这个剧本当然还没有诞生,可取不可取杜小姐您来把握吧,您对中国国情比较了解,这棵树上的杏子看来由您先品尝了;

但是说到美国这位华人作家的话,我倒是听说他手中还有一部撰写的差不多的剧本作品,是讲19世纪初,中国清朝政府最早派出了几批赴美留学生(注3),留学生有些曾陆续进入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学成过后成为了中国最早一代的精英,这其中有.....;

当然,薛飞先生就生活在美国,他的资料和信息来源比较充裕,创作能更容易些;

接下来,霍夫曼博士开始详细讲解了“听说的”这个剧本梗概,当然,据说至今这个剧本也未曾问世,因此这样的民族震撼或鼓舞没能够通过银幕真正影响中国新一代的年轻精英们。

(注1):作者及参考网络信息:1940年3月,南京伪政府成立海军部,并在山东威海刘公岛开设训练新兵的“海军练兵营”;

到了1944年间,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发展和亚洲战场对日本反攻的大好形势鼓舞了练兵营的中国官兵们,在11月5日星期天,趁放假之际,少尉队长郑道奇、班长连城和毕昆山率领练兵营举行了起义......;

起义在下午1点30分开始,战斗异常激烈,一直延续到午夜12点,参加起义的官兵600余人分乘“同春号”“日生利号”“东海号”等四艘舰船驶离刘公岛,于6日晨在双岛港西岸登陆,参加了八路军山东东海军分区,整编为胶东军区海防支队;

11月13日,中国《大众日报》《新华日报》和延安新华社都报道了起义的消息,美国旧金山广播也转发了起义的新闻,当时毛**在延安听到刘公岛起义的消息后,异常兴奋对在场的人员说:日本人被赶走后,要建立一支我们自己的海军,从现在起,我们要开始研究海防、岸防问题呀!

(注2):参考网络信息:莱特兄弟(Wright Brothers)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哥哥是威尔伯·莱特(Wilbur Wright,1867年4月16日—1912年5月12日),弟弟是奥维尔·莱特(Orville Wright,1871年8月19日—1948年1月30日)。他们是美国的发明家、飞机的制造者。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首次试飞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动力、机身比空气重、持续滞空不落地的飞机,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飞机、电视和电脑并列为20世纪的世界三大发明。

(注3):参见有关网络上“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清朝官派留学生”信息。(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