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凤凰读者俱乐部 > 第65集:最具预期的剧本梗概

第65集:最具预期的剧本梗概

霍夫曼博士开始说道:剧本最初从清朝早年的一次海战讲起,在中国福建东南“乌龙江”与“南台江”汇合处、至入海口的一段俗称“马江”,建有著名的马尾港,是清朝年间“福建船政舰队”的基地;

1884年8月23日下午,滞留在马江口江面上的法国远洋舰队司令孤拔下令向福建船政舰队开火,顿时江面上炮火连天,硝烟弥漫,开战仅半小时,福建舰队旗舰“杨武”号便遭受重创;

战斗到最后一刻时,“杨武”舰官兵仍旧在顽强抵抗,舰身已开始倾斜,舰长已经阵亡,在沉没前,一名水兵爬上主桅杆,将打落的“龙旗”继续升起,此刻没有人命令他,是他自己决定的,他在向全舰队表示:旗舰仍在,继续战斗.....;

但此时福建海军已大败,全部20几艘舰船被击沉,阵亡官兵500多人......;而“杨武”号上的官兵后来同旗舰也一起“殉国”了。

黄昏时,血染江面,傍晚的天空映照着血色的晚霞,江面上传来低沉而古老的歌声,“杨武”号在缓缓的下沉,幸存的旗舰水兵没有“弃船”,他们血染战袍,手扶船舷,凝视着远处的法国敌舰.....;

满是弹孔的“龙旗”还在微风中摇曳着......;

此时银幕背景上缓缓走来了几个人影,他们是众多阵亡官兵中的一员,他们的名字是“振威”号二副、六品军功邝咏钟,“杨武”号六品军功杨兆南、薛有福,七品军功黄季良;

霍夫曼博士接着说:这四名福建海军军官就是早年清朝政府选派远赴美国的留学生,其中的薛有福、杨兆南和邝咏钟在1878年曾就读于美国波士顿麻省理工学院......;

此时的杜小妹已经泣不成声,而霍夫曼博士的讲述也停了下来,一直沉默不语;晓珏也跟随着姐姐一起哭泣着,片刻后两人才渐渐平静了下来;

霍夫曼博士轻声问小妹道:杜小姐,您看?要不是今天的讨论暂时到此?

小妹边埂咽着边用纸巾揩拭着眼睛厉声说道:讲!博士;

霍夫曼博士又开始了诉说:镜头回到1878年的一张照片上,照片上有一群精灵活现的孩童,穿戴着当时的棒球比赛服装,佩戴着棒球帽,身后是19世纪的北美建筑,照片下方标注:蔡绍基、.....詹天佑、黄开甲......邝咏钟;

然后镜头回收,一位美国人手拿照片,扮演19世纪老态龙钟的耶鲁大学教授菲尔普斯的演员,与另一位美国人用英语深沉地说道:这些男孩子穿着打扮和我们一样,只是头上留着长长的辫子,他们比赛的时候,会把辫子藏在衬衣里,或卷在头上,但如果辫子松了,那可是给对方一个太强的诱惑;

说着抬起头幽默的笑了笑;

教授又接着说道:我们玩的所有游戏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但他们很快就成了棒球、橄榄球或冰球的好手,在花样滑冰场上更是技艺超群;

教授沉默了一会又接着说:当时自行车刚刚出现,学校第一个买自行车的竟是吴仰曾,我现在仿佛还能回想起他骑着这奇怪的家伙在艰难的山路上走着的情景......;

镜头又来到20世纪初的中国,早年耶鲁大学就读过的吴仰曾担任了中国著名的矿冶工程师,詹天佑成为了著名铁路工程师,一名学生谦逊的问他二人,早年是怎样远东重洋到达美国的?

吴仰曾笑着说:在船上走了一个多月,我们几乎不记得陆地是什么样子了,下船后我都“晕路”了,说着二人哈哈的大笑了起来;

镜头又回到19世纪的上海,一艘即将起航开往美洲大陆的轮船靠在码头上,烟囱里冒着黑烟,船员在船上忙着起锚,一群穿戴着长袍马褂的孩童正在登船,他们在与家人告别......;

登船后,他们按照随行官员的吩咐列队在甲板上,面朝岸边,用还是稚嫩的嗓音齐声颂咏道:

“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

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

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呜”!随着轮船的一阵长鸣声,船驶离了码头,第一批清朝政府选派赴美国留学生们,背负着大清国的嘱托、中华民族的希望,终于踏上了征程.....;

霍夫曼博士说到这里时突然停了下来......;

小妹追问道:说呀博士?

霍夫曼博士两手摊开,耸了耸肩膀摇了摇头说:很遗憾,剧本我就知道这么多,后面的内容不得而知;

小妹严肃的问博士道:那您怎么知道剧本前面这段的?

霍夫曼博士说:是罗德里格斯先生给我描述的,他讲的很生动,他过去担任过导演,后来做制片人,我们在影视文化上还要多多请教他才行;

小妹接着问:那他一定是从薛飞先生那里得到的信息;

霍夫曼博士答道:是的,他是这样说的;

小妹问:您看我到哪能找到这位薛飞先生?

霍夫曼博士笑了笑说道:看来杜小姐您也认为,这部影片若上映的话,一定会吸引中国观众是吧?

小妹坚定的说道:太感人了,无以言表,尽管国内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时期,但我们一定不能放弃自己的民族尊严,影视传媒有责任要让自己国家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

霍夫曼博士说:哦!我能够理解杜小姐您的心情,德国在一次大战和二次大战后期也曾深刻反思,并同样树立起自己民族文化的坚定信心;我看不如您这样,若想找到这位薛先生,只能求助于罗德里格斯先生了,正巧他还和薛先生有其他的合作项目;

小妹答道:好的,谢谢博士,我直接找罗德里格斯先生谈谈看;

离开会议室后,晓珏在楼道玻璃长廊里边走问小妹:姐,你知道清朝时期,政府外派过到美国的留学生吗?

小妹边急促的走着边答道:不知道,今天博士说了我也才知道有这码事,好在薛飞在美国生活,他的信息能更多,也难怪他能写出这样的剧本,但为何罗德里格斯先生没有推荐这个本子呢?我需要仔细审审他,也试探一下他还有什么其他的打算;

二人走出大厦大门口,小妹用手机拨通了罗德里格斯先生的电话并不停地用英语说着,晓珏在一旁等待着;

放下电话,小妹急促地说道:罗德里格斯先生答应马上见我们,他说在华山路的“静安希尔顿”酒店等我们,快!

说着,二人搭上了出租车一溜烟的跑了过去......;

在酒店大堂一角的茶座里,三个人开始用中文攀谈了起来;

罗德里格斯先生笑着说:杜小姐,美国公司那边有人让我给您问好,您大概已经知道是谁了吧?

小妹也微笑着回答:替我谢谢戴维斯和马丁先生;另外,上次与贵公司合作“失踪”项目时,给他两位先生提供的是假的背景资料,当时......;

哦!这没什么,罗德里格斯先生说道:一般来说这种合作的申请方都是假背景,您无需过谦,其实当时他们知道您的真实身份,我们一直在关注您,也一直希望和您有面对面的合作,看来这次是真的如愿了;

罗德里格斯先生看到小妹有些困惑的样子,就立即避开了话题,他问道:杜小姐您来找我一定是因为剧本的事情吧?

小妹:是的,您作为投资方的代表,又是国外资深影视圈内的前辈,我很想尽快知道您对剧本的意见,以便于我在搜集剧本时能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也算是向您学习的一个机会;

罗德里格斯先生:杜小姐过奖了,其实剧本问题我只是表达我的意见,并无意过多干涉您这位常务副总裁的工作,关于中国影视趋势问题,我想杜小姐也一定注意到了,在1996年1月份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是谁吗?

小妹疑惑的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罗德里格斯先生说:是中国当时的影视女明星巩俐;当然,这些都是因为她在九十年代初主演的《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国际影坛上的影响而带来的效应;当然还有同年10月份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华语歌手王菲,她们都是那个时代影视、歌坛娱乐界的代表人物。

那么我要说的就是,巩俐当时主演的影片属于商业片,具体点说就是社会或家庭“伦理片”,这类影片不仅仅是在中国,包括西方也是很有市场和上座率的;

小妹问道:什么叫“伦理片”?

罗德里格斯先生笑着解释道:杜小姐您很聪明,不会不知道影视“道德伦理片”的分类吧?我可以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比如早年传统一点的美国的《洛丽塔》或英国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一类的影片;

小妹说:《洛丽塔》第一次听说,但《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倒是听说过,不过没看过;

罗德里格斯先生笑着说:其实《洛丽塔》在改革开放后已经登陆中国了,它后来被翻译成了新的名字,因此您可能忽略了这部影片,它的新名字叫《一树梨花压海棠》;这个意味深长具有中国民族情调的名称非常形象,它来自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做的一首七言绝句,用来调侃好友张先八十岁时迎娶十八岁小妾而作,苏轼的诗句是这样的:

“十八新娘八十郎,

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

一树梨花压海棠”。

小妹听到罗德里格斯先生的说教后,不由得心里一惊,她回过头去看了看晓珏,此时的晓珏只能毕恭毕敬且如饥似渴的聆听着;

小妹嗫嚅了片刻后说道:罗德里格斯先生,按您的说法我们需要选择“道德伦理片”是吗?可哪有那么多的“伦理片”来选择呀?这块的剧本竞争也太激烈了吧?

罗德里格斯先生:哦!不要被我刚才说的限制住了,那样就僵化了,其实可供选择的剧本有很多,我曾为我们的新公司提供了线索,就是那部《匪寨风云》,可以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当然,《一位W参加起义的人的命运》的题材也很不错,都值得考虑;

小妹:这两部作品我已经听霍夫曼博士介绍了,但我想是否有更优秀更有创意的作品可供我们选择呢?

这时,罗德里格斯先生放低了声音说道:其实我要说选择“S情”或“B力”类影片,中国的民族传统一定接受不了是吧?

然后他又提高了声调说道:那就选择“生活满足性”作品,这部分分类是带有纯娱乐性的,比如家庭肥皂剧,青春偶像剧等等,一定会满足改革开放以来生活富足带来的享乐或安逸,因为中国不会再有ji斗争或ZZ运动了,大家已经厌倦了,大家的生活最终目的就是享乐,这其中还包括要大力推举我们树立的“流行青春偶像”明星,在大家内心空虚或拼命赚钱的压力下,用这些明星偶像来弥补内心的缺失,回到家中安静的坐在电视机前,让快乐和幸福感占据整个心灵,让每个人都能够宣泄自己的意愿,来诠释年轻人未来的梦想;

当然,这个阶段过后就是“X”或“B力”,现在说起有些为时过早,但一定是这样的趋势,X和B力无非是一种宣泄,是一种最大的生理或人性的满足,我说的有些超前,但当大家第一次看到改革开放后的影片里出现接W时是怎样的感觉呢?而现在呢?

......小妹和晓珏蹒跚的从酒店出来后,罗德里格斯先生的说教还一直在小妹耳边徘徊着,她感觉,罗德里格斯先生说的倒是有一定道理,但他展示给大家影视文化的未来却令人感到彷徨或不解,从小妹的本意讲,他并不喜欢什么“娱乐”了,青春“偶像”之类的东西,她欣赏《上尉的女儿》里的“鹰和乌鸦”的故事,她喜欢英雄人物,像拿破仑骑兵一样高呼“皇帝万岁”!像自己的老公那样,或“普罗米修斯”似的,当遇难的人们需要时从天而降,但是......;

晓珏若有所思的拉着小妹的胳膊,在傍晚喧闹的静安区大街霓虹灯下漫步着,不时的抬起头看着小妹;而此时小妹心里烦着呢,她看着晓珏的脸随口甩出一句:看我干嘛?

晓珏迷迷糊糊的回了一句:姐,你不是要问罗德里格斯先生薛飞剧本的事吗?

小妹顿时想起来了,她气愤的说:你为什么不早提醒我呢?

晓珏委屈的说:我都懵了,也搭不上话呀,哪敢问?

接着晓珏看到小妹没有马上回答,就又追问了句:姐,我们什么时候去西班牙马德里呀?

小妹本来因为薛飞剧本的事忘记问罗德里格斯先生了,正一肚子火没处发,听晓珏这一说,便厉声呵斥道:西班牙!西班牙!就知道西班牙,你还知道什么?

晓珏低下头没有作声,过了一会,小妹听到晓珏轻轻地抽泣声,她一下子就心软了下来,赶快回身开始安慰晓珏,二人在互相安抚着和拥揽着,渐渐隐没在上海大都市的繁华喧闹中......;(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