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乱世浮华烟雨中 > 第27章 初露锋芒(3)

第27章 初露锋芒(3)

第7章初露锋芒()

招娣和盼娣,像许多参加考试的孩子一样,被淘汰了,没能通过万竹小学的招生考试……

为此,史学琴只好多交了比公办学校贵三四倍的学费,让她们上了家门口的一所宏国私立小学。

“不管怎样,孩子总算上学读书,接受初小教育了!”作为母亲,史学琴感到很欣慰。由于家里重男轻女,自己从小没有上过学。现在,女儿能上小学了,这在她来看,已经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社会进步。

“既然政府号召孩子们要上学,那就上呗。”顾钱则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家门口的学校,接送方便,但万竹小学离家还有一点路。史学琴让保姆周王氏送招娣、盼娣。自己每天早早起床,陪着来弟吃饭,然后让司机开着小汽车,送来弟上学.......母亲的偏心,可见一斑。

也不能怪史学琴偏心。

全天下的父母亲,哪个不是对聪明的孩子,更加关注和关心呢?更何况,刘太太的儿子也在万竹小学上学,史学琴每天接送来弟,也可以乘机和朋友炫耀一下自己的孩子,何乐而不为呢?

经过这次小学入学的招生考试,不知不觉中,这个曾经被父母厌恶的小女孩,在这个家里的地位急剧提高了……

当时,全市的施教区,被划分为若干个学区。每学区都有一所规模完备的学校作为实验学校。凡被指定为中心学校的学校,无论是办学经费,还是教学设备,还有教师等,都比其他学校强。有时,中心校也会面向全学区的教师,上实验指导课,万竹小学就是这样的中心学校。可想而知,当时的中心校与一般学校的差距还是蛮大的!

一般的学校基础差、底子薄就不说了。即便这样,学费也不低!这对于许多家境贫寒的子女来说,是无力提供缴纳这笔费用的。所以,送孩子上学读书,在当时还是少数有钱人家孩子享受的特权……普及率很低。即便有些学校空出一些名额,专门接受贫困孩子入学,但名额实在有限,只能做做样子,表示学校的开放态度。

那么,当时的学费,到底是一个什么状况呢?

以松江女中为例。

松江女中是现在上海市松江二中的前身。197年,松江女中除师范生免收学费外,学生费用包括:学费10元,住宿费元,体育费1元,图书费1元,保证金5元,医药费1元,膳费0元,杂费分通学寄宿高中和初中,在5元到.5元不等,预存费高中8元,初中6元........

尽管民国初年颁布的《小学暂行条例》中明确:初级小学以不收学费为原则,可以视地方情况酌情征收,每学期不得过一元。私立小学不得超过三倍。但当时,教育局视学费为大宗收入,各区县新建校舍经费,全要仰仗收上来的学费。所以,费用实际上是照收不误的......

……公立学校学费如此,私立学校就更甚了。

当时,在上海特别市注册的私立小学有16所。其中规模最大的澄衷小学部,高级有178人,初级有58人,学费分别为4元和10元。广肇公学高级145人,初级411人,高级18元低级16元。南洋模范小学,爱国女校,博文女校,正蒙小学,钱江公学,市北女学等等学费均超过了政府规定……教育局一边大力整顿私立学校,一边是五花八门、乃至光怪陆离的招生广告,吸引着全国的学生蜂拥而至。

究其原因,私立学校的办学经费,都仰仗学生交纳的学费收入。对学校来说,学生当然是多一个,好一个。但教学质量,相差很大。就拿招娣和盼娣上的宏国私立小学来说吧,学校统共只有百十来个学生,办学场地狭促,教师水平不高,导致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偏低.........

来弟考上万竹小学的消息,不知怎么的,在顾钱的朋友圈中传了开来……

“顾老板,听说你们顾家出了一个神童,居然考进万竹小学了!”

“听说你家三小姐脑袋出奇的聪明,具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什么古诗古文,听了一遍,就能背诵下来……”

“顾老板,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竟然把一个女孩培养的这么优秀?”

茶余饭后聊天时,和顾钱做生意的一帮朋友们,常常拿他三女儿来弟打趣……这让顾钱倍感自豪。且不管是男孩女孩,最主要的,这是他顾钱的孩子,给他长了面子!苏北男人,是极其要面子的……

这天下班回家,他看到来弟正趴在客厅小桌上,认真地做着作业。心情不错的顾钱,便凑到来弟跟前问:

“来弟啊,我怎么听说,你会背很多古文和古诗啊?这都是谁教给你的?”

“是大舅教我的。”

来弟抬头看到爸爸坐在自己边上,炯炯有神的眼睛里,像是藏着许多疑问。她感到很惊讶,不由得也盯着顾钱看。平时,这个爸爸不苟言笑,很少和他们姐弟说话。今天,难道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哦,那你也给爸爸背几首,怎么样?”上初中、小学时,顾钱也背过不少古诗的。

“爸爸,那你要和我一起背。我背一首,你也要背一首,看谁背的多。”来弟答应了,可她提出了附加条件。

“这个囡囡,真不简单,敢和爸爸讨价还价。”顾钱心里不由得一震。不过,他很快笑了起来。顾钱开始有些喜欢这个老三了:聪明,执拗,不怕事,这点很像他。

“好,好!你背一首,爸爸就背一首,怎么样?”顾钱答道。

他心里想,我这个堂堂的初中毕业生,还背不过你这个刚上小学的一年级学生?

父女俩就这么在客厅背了起来。

“床前明月光…….”来弟背完了李白的《静夜思》,便望着爸爸不说话,黑亮的眼睛,似乎在说:

“该你了。”

“红豆生南国……”顾钱一口气把王维的《相思》背了下来。他笑着看看来弟,似乎在说:

“怎么样?”

“鹅、鹅、鹅……”来弟背完了骆宾王的《咏鹅》,得意地看着顾钱,似乎在说:

“你还行吗?”

“危楼高百尺……”顾钱搜肠刮肚想到了李白的《夜宿山寺》,背了下去。

父女俩你一首,我一首……双方各背到十首诗的时候,顾钱感觉力不从心了。

毕竟,这些年他在商海打拼,一门心思想着如何赚钱,哪里顾得上再去翻看古诗三百首?大部分已经还给老师和学校了!

可小来弟,诗背的滚瓜烂熟,根本不吃力。当来弟背完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后,顾钱再也背不出来了……

“来弟,爸爸背不过你,爸爸认输了。”顾钱笑着对来弟时。

现在,顾钱明白了,自己家还真是有一个长着神童脑袋的女孩子!

“来弟,这些诗你怎么记得那么熟啊?”顾钱问。

“背过以后,不知怎么的,它们就像长在我的脑袋里一样,想忘都忘不掉了.......”来弟说,一对黑葡萄般的大眼睛,熠熠闪光。

【作者***】:亲爱的读者,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小说会带着你穿越到民国,了解那时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小说中的这些背景,比如城市、街道、学校,都是真实的;不过,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却都是作者虚构的。所以,不论他们叫什么,或是做什么,都只是故事哦.........切记,请勿对号入座。(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