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乱世浮华烟雨中 > 第26章初露锋芒(2)

第26章初露锋芒(2)

第6章初露锋芒()

听妈妈说,进万竹小学要考试,来弟一点都不紧张.......

她在武进乡下,跟着舅舅学了不少知识,加之胆大,见了生人从不害怕。

可是,两个姐姐却十分紧张。她们平素很少出门,在家也大多是跟着母亲学绣花。识字什么的,史学琴自己都不行,哪里教的了女儿?

..........

说是考试,其实也就是问一些简单的问题。不过,这些问题里,包含了对小孩子的应变能力,反应能力,以及掌握语言和与人交往能力的测试。

“请顾美丽小朋友,介绍一下你自己。”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师坐在桌子对面,他和蔼的对来弟说。

这个老教师脸上,长了一个大大的鼻子,鼻梁很高,鼻头肉肉的。他的眼睛并不难看——深深的眼窝,两只闪烁着仁爱光芒的大眼睛........可惜鼻子太大太高了,有些弱化他原本长得不错的五官。

“我叫顾美丽,小名叫来弟........”她清脆的声音,回荡在教室里,很好听。

“我今年七岁了。”说话的语气毫不犹豫,一板一眼,一字一句,咬字清晰。

“我家有七口人,爸爸,妈妈,两个姐姐,两个弟弟.......”来弟一口气就说了下来,一点也不害怕。

在武进家乡时,每当舅舅要外出吃喜酒、聚会时,总是要带上来弟的。坐在酒席旁,大人会和这个小囡囡打趣开玩笑,问她各种问题。所以,她已经练得身经百战,无所畏惧了.........

“那么,顾美丽小朋友,你在家时,大人有没有教过你什么?”老教师又问。

“我会背古诗。”听了老师的问题,顾美丽两只大眼睛滴溜溜地转了转。

不知为什么,眼前这位长着一个大鼻头的和蔼老教师,让来弟想起了最疼爱自己的舅舅........

“好的,那你就背给我们听,好吗?”老教师笑了笑,说。他的身边,还坐着另外两位年轻的女老师。她们手握着笔,在记着什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弟开始背诵李白的《静夜思》。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接着,又背诵骆宾王的《咏鹅》。

“日照香炉生紫烟.........”

“故人西辞黄鹤楼.........”

小来弟,站在老教师坐着的桌子对面,两手背在后面,昂首挺胸,就这样一首首背着,一口气背了十首古诗。

“好了,可以了。”老教师和蔼的对来弟说。

“顾美丽同学,你很优秀。祝贺你,你被我们学校录取了!新学期开学时,你就可以来上学了!”老教师和坐在桌子左右两边的另两位年轻教师低声交流了几句后,便笑眯眯地对顾美丽说。

天蓝云白,秋风拂面........走出教室,来弟欢快的扑到了母亲的怀抱里。

“妈妈,妈妈!我被录取了!”她兴奋地告诉了史学琴这一好消息,并交给史学琴一张办理入学手续的通知。

“来弟,你真厉害!”妈妈也很高兴……

“听说,这次学校考试录取的学生,100个孩子中才能录取一个,你可真是百里挑一啊!”

来弟一出来,妈妈就抱住了她,不停地夸赞。

来弟周围为了很多家长,他们羡慕的望着这个小囡囡,不住地在夸赞她,史学琴细长的眼睛,在阳光下眯缝了起来……

这个生下来就遭丈夫和自己嫌弃的女孩,现在,越看越漂亮,越看越喜爱!

这么聪明的女儿,自己还说过气话,要把她溺水……还好,来弟长得很健康——

雪白的皮肤像妈妈,白里透红;

大大的黑眼睛像爸爸,总像是在思考;

一头自来卷的黑发像妈妈,飘逸洒脱;

性格脾气,像爸爸,倔强,自信........

“太好了,我们来弟被录取了!”妈妈抱着来弟不住地亲……这个女儿,今天为母亲长了脸,增了光,作为母亲,当然欢喜高兴啊!

不过,来弟是被学校录取了。可是,她的两个姐姐,却没有那么顺心了!

前些年,由于史学琴心情不好,整天在家烦闷生气,加之小兰在家的横行霸道,顾钱对女儿的冷漠无视,招娣、盼娣从小没有得到悉心教育。她们大多时间,都是待在家里学绣花,平时不接触外人,胆子也很小,也不知如何和人打交道........

民国时期,初小教育虽然已经大力在市区推进,但由于基础薄弱,很多平民还没有机会上学。当然,也有很多家庭,是固守于旧的传统观念……比如顾钱这类人。

“男孩受教育天经地义。因为,男孩将来要继承父业。不识字,没有文化,生意做不过别人,场面上也说不过去。”顾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在小宝刚满三岁时,就设法找关系,把小宝送进了当时难进的幼稚园。可是,他对女孩上学,却一点也不关心.......

“女孩天生是要嫁人的。”顾钱老调重弹。

“花那个冤枉钱做什么?”当招娣到了上学年龄时,史学琴第一次向顾钱提出了孩子上学问题,顾钱没好气的否决了。

“古人说得好,‘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识字,就不会看书,了解外面的世界,也就不会走出家门乱跑,做有伤风化的事……”顾钱固执的不同意。

直到三个女儿都长大了,上海大力推广初小教育的普及,顾钱熟悉的朋友,家家都把孩子送到学校念书,社会上各种报刊都在大张旗鼓的宣传,号召年轻的父母送孩子去上学…….实在推脱不下去了,顾钱才在史学琴的多次催促下,同意女儿去上学。

所以,招娣和盼娣的教育启蒙,被大人耽误了一段时间。当让她们单独面对陌生老师,并且要回答老师的问题时,她们害怕得说不出话来。

招娣,是当场被吓哭了,十一岁的她,哭着、嚷嚷着要找妈妈,逃出了考场……

九岁的盼娣,则连老师最简单的问题——“家里有几口人”,都回答错了……可见,在她幼小的心目中,对数字,基本没有概念。

【作者***】:亲爱的读者,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小说会带着你穿越到民国,了解那时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小说中的这些背景,比如城市、街道、学校,都是真实的;不过,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却都是作者虚构的。所以,不论他们叫什么,或是做什么,都只是故事哦.........(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