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乱世浮华烟雨中 > 第32章申大鼻头(3)

第32章申大鼻头(3)

第章申大鼻头()

第五十四章申大鼻头(5)

民国初期,科举制度被彻底废除,现代教育观念,在一批开风气之先的教育界先贤倡导下,正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悄然生根发芽........各种新思想,新观念,在西方各种教育思潮的影响下,也不断渗入中国,推动教育研究、改良。

他们中,有对近、现代中国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贡献的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他在任期间,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同时不拘一格选人才。在他刚接受北大校长的任命之初,就去拜访年仅6岁,主办《新青年》不到两年即已锋芒毕露,但只有前清秀才学历的陈独秀,聘他为文科学长;后又聘年仅8岁,在日本只读了两年大学,但已发表论著诗文百余篇的李大钊担任图书馆主任,大胆地起用了连大专都没有毕业的鲁迅。当时的北大,可谓是各类人才荟萃之地,各种思想争鸣之所,胡适、钱玄同、刘半农、丁西林、翁文灏、李四光、徐宝璜、朱家骅、刘文典等受聘于蔡元培时,均为年不过三十的青年俊才.........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同时发现和培养了一批思想先进、才华出众的学者;

他们之中,有投资并创办了南开大学和中学的张伯苓。作为教育救国的实践者,张伯苓给南开制定了“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他说:“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正己求人。”要求学生“不单是要从书本上得到学问,并且还要有课外活动,从这里得来的知识学问,比书本上好得多”。在他的倡导下,南开中学的社团如雨后春笋.........培养出日后成为清华大学校史上著名的校长梅贻琦等一批人才;

他们中间,还有致力于教育实践的教育家,开办了中国第一所幼儿园的陈鹤琴。他从研究儿童心理入手,并以自己的子女为对象,进行多年的观察实验,记录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归纳出101条教育总结;陈鹤琴还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由专科部、师范部、小学部、幼稚部、婴儿园五部分组成的比较完整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开创了我国儿童教育事业;

他们之中,更有倡导“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平民教育家陶行知。他提出并努力践行平民教育,创办了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倡导“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陶行知.........

在这些大师、著名学者的身后,是一大批默默耕耘在教育园地的普通老师。而申老师,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位。

申老师没有闪光的头衔,也没有高深的理论。但是,申老师立足于教学的第一线,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近距离地感受着孩子们的喜怒哀乐,观察着他们的点点滴滴。这给了他了解孩子,研究孩子的充足的时间。

为了便于研究,他为上百个学生建立了详细的个人档案:父母职业,学历情况;家庭生活状况;学生个性特征..........而根据研究的需要,他又为这上百个孩子进行归类——智商超常儿童,智力正常儿童........多年来,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已经搜集了几十万字。

遇到了申老师,顾美丽是幸运的........

在我们今天的生活环境中,如果听说哪家孩子是个智力超常的“神童”“天才”,大家都会抱着羡慕的眼光去“围观”,学校也会对“天才儿童”提供尽可能宽松的学习环境。比如,大学设立的少年班,就是为那些不到高考年龄,不用按部就班学习的智力超常孩子准备的;中小学老师,也会对那些智力超常的孩子,给予特别的关注和关心,帮助他们化解在智力快速成长、但身心却跟不上的不和谐状态.........

可是,在民国初年,在那个教育还极大的不发达,人们个性、思想被禁锢的年代里,智力超常儿童,往往会出现与社会的不同步综合症。

以顾美丽为例。

在家里,顾美丽经常会提出一些使顾钱、史学琴惊讶的“极限问题”,刨根问底,问个不停——

“妈妈,生命是什么组成的?”

“爸爸,为什么时间和宇宙,我们看不见?”

“妈妈,我们几个小孩是怎么生出来的?”

“爸爸,死亡是怎么回事?”

“妈妈,什么是上帝,上帝到底在哪儿?”

“爸爸,人是怎么来的?”

“妈妈,为什么天上会下雨,雨水是从哪里来的?”

“爸爸,‘天’有多大?”

.........等等,等等。

说实在的,对于顾钱和史学琴来说,要回答这些间题,都是极其伤脑筋的。

史学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自己没有上过学,对女儿提出的问题,根本无法回答;

顾钱虽然上过初中,可是对这些问题,也大多说不出所以然来.......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对女儿的这些奇怪问题嗤之以鼻,不屑于思考和回答。

“老师怎么教,你就怎么学?和学习没有关系的问题,你就别去胡思乱想了!”

“这种问题,考试时,老师不会考你们的。你也就别钻牛角尖了。”

每当顾美丽问父亲问题时,顾钱都这么说。他希望顾美丽能够保持与她的自然年龄相适应的行为.........

好在,父母无法理解和给予的,申老师能够理解和给予。

申老师十分关注顾美丽每天的进步,也悉心观察这个早慧孩子的许多不适应——

申老师发现,顾美丽虽然在记忆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方面远远超出同龄孩子,但她在运动发展与智力发展上,会出现明显的不同步。比如,她幼时虽然在舅舅的指导下,较早开始阅读和背诵古文,但由于是在舅舅的教导下开始的,拼读发音方法不是很正规;顾美丽在理解和掌握老师的知识方面没有任何困难,但在写字方面却会出现困难,如听写时跟不上,影响了成绩;

申老师还发现,顾美丽在智力的不同方面,也是发展不协调的。比如,在思维发展方面,她和比他们大三四岁的孩子的思维水平相仿,远超同班同学。但是,顾美丽在智力的其他方面,就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还有,在上课期间,顾美丽似乎特别喜欢数学这类有些挑战性的学科,而对于照葫芦画瓢的模仿写字等,就没有多大兴趣.........(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