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小说网 > 乱世浮华烟雨中 > 66章费家是个望族(3)

66章费家是个望族(3)

66章费家是个望族()

上章提到,许一和刘太太是应费老师长的邀请,去费老师长家里拜访的……

他们送给费师长的礼物,一个是宜兴陶艺名师亲手制作的紫砂壶精品;另一个是东北长白山里的野人参。

这两件东西,堪比数条黄金,也就是几条“大黄鱼”……看得费老师长笑得合不拢嘴。

费老师长已经七十多岁了。但他的身体很好。

他说话中气十足,洪钟般响亮。

腰板挺得笔直,坐如钟。

如果走在大街上碰到这位老爷子,许一一定会把他当做才五十的人!

“太谢谢啦。许局长,送了这么两个宝贝给我,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吧。”

精明的费老师长,在官场、军界混迹多年,早就练出火眼金睛,心里明镜一般清楚。别看他七十多岁了,可他的脑瓜子还是很灵光的。

“哈哈,费将军,久闻费将军英名,十分仰慕,所以特来拜访。今天一见,果然是军中豪杰,我等后辈仰慕的大英雄……”许一文绉绉的先把好听话说了一箩筐。然后话锋一转:

“另外,我们听说你有一个儿子费礼,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是中尉副官,年轻有为啊。听说正在前线抗战杀敌……真是将门虎子啊!”许一又把费礼猛夸了一通。

说这话,其实也是为了探探费老师长和他大老婆的口风。

“哪里,惭愧惭愧。”费老师长被许一一阵马屁拍得十分舒服。

到了七十多岁的年纪,已经远离军界那些军阀的是是非非了,当然,远离了权力,自然也就变为边缘人,成了一个摆设……说起来功劳卓著,其实,那些在位的年轻将领们,早把他们这些老将给忘了!现在,有个年轻后生,还是个局长,居然如此夸赞自己,费老师长心中还是很欣慰的。

原来,这个费老师长也是苦出生。

费老师长姓费名石。小名叫石头。他家住在大别山里。

这大别山,也是我国的一座名山,坐落在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的交界处,西接桐柏山,东延为霍山(也称皖山)和张八岭,东西绵延约80公里,南北宽约175公里……费石的家乡,就在大别山里,算是河南信信阳的一个穷县吧。

10来岁时,石头的爹娘就去世了。

是叔叔,也就是爸爸的亲弟弟,看他可怜,把他带回自家抚养的。

可惜,叔叔的老婆太厉害了,经常打骂这个苦命的孩子。

于是,石头小小年纪,大约是在十三四岁的年纪时,就自己跑到了少林寺去当了和尚。

少林寺是个历史悠久的寺庙。

早在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时便建成了。

那时,和尚修行时,常常要面对墙壁静坐。长时间盘膝静坐,人极易疲劳……

因此,僧人就开始习武锻炼。据传,少林拳是菩提达摩创造的。

相传菩提达摩是南北朝禅僧,略称达摩或达磨,据《续高僧传》记述,南天竺人,属婆罗门种姓,通彻大乘佛法,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北魏时,曾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禅教。

唐朝初年时,少林寺就已经很有名气了。

在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的征战中,少林寺的和尚曾经助战解围,为李世民夺得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还有和尚被李世民封为大将军,当时的朝廷允许少林寺和尚练兵。

所以,从唐朝开始,少林寺名声大振,发展成驰名中外的大佛寺,博得“天下第一名刹“的称号。

据说,到了宋代时,少林寺僧人已多达000余人。

至明朝时,少林寺发展达鼎盛时期……但从清朝起逐渐衰落。

少林寺的名声,在全国一直很有名气……

费石跑到少林寺,起先是为了填饱肚子。

后来,则迷上了练武。

他从小在家就跟着父母干活,不怕吃苦。到了叔叔家后,也算是半个劳动力,什么活都干。所以身体很壮实。自从跟着和尚练武后,身体越来越好,再加之他天生悟性高,在众多和尚中,武艺也算是佼佼者了。

一次,因为和师兄不合,两人打了起来……

因为年轻气盛,出手太重,费石一下子把师兄打得瘫痪在床,从此起不了床……

惹了祸的费石,听了老和尚的劝告,便连夜逃离了少林寺。从此,他走南闯北,到处流浪。走着走着,来到了四川。

一天,他在马路上乞讨。只见一个贵妇人拎着皮包刚刚从黄包车上走下来,就被一个小偷猛地抢走了手中的包。贵妇人大叫,但追不上,便哭了起来。

在一边的费石实在看不过了,便跑去追小偷。

眼看就要追上了,小偷却突然亮出了一个匕首。

费石虽然穷困潦倒,一身破衣烂衫,但是他的武艺并没有丢。

他一个飞脚旋转,踢掉了小偷手上的匕首;

一个飞燕展翅,就扑到了小偷的身上,将他制服……

围观的老百姓,看得眼热心热,不由得为他鼓起掌来!

找回皮包后,他把它交还给贵妇人。

贵妇人便对这个流浪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贵夫人,是个四川府一个官员的太太。

回家后,她便绘声绘色的向丈夫叙述在外面的遭遇,听得这个官员颇感兴趣,便问:

“这个小伙子叫什么?”

“啊呀,我当时一激动,忘了问了。”太太说。

“不过,我知道他在哪里要饭。”她说。

于是,这个官员就让手下人,在费石经常要饭的地方,把费石找到家里来。

“小伙子,听说你的武艺很高啊。怎么样,敢不敢和我的手下比一比?”官员见到费石时,只见费石一身破衣烂衫,脸脏兮兮,由于常年不洗澡,身上散发出一股浓郁的臭味。

“凭什么要和你的手下打?有什么好处啊?”此时的费石,饿的眼冒金花,头发昏,根本没有心思和别人打架。

“哈哈,只要你能打过我的手下,好处很多啊。大米馒头管够,还给你找事干,怎么样?”看到这个小伙子如此落魄,精气神还很强,官员不禁对费石很感兴趣。他很想看看,这个能够制服小偷的小伙子,能不能打过自己的手下!

“好啊,你要说话算话啊!”费石一听有大米馒头吃,而且还有工作,就痛快的答应了。

他脱掉了一身烂衣衫,只穿着一个大裤衩,光着脚丫,就和一群当兵的开打了!

开打的场面十分有趣:

费石就那么光着脚丫子,蹲个马步站在那里,十几个巡抚的手下,一个接一个冲了过来……

费石连地都没挪,一只手撂一个,就那么把那些当兵的给扔到老远。

那些被扔到老远的士兵,一个个哼哼吱吱的爬不起来。

“小伙子,你可真能干啊!说说看,你从哪里过来的,从哪里学的这身好武艺?”官员非常喜欢这个武艺高强的小伙子。

“报告长官,我……是在少林寺学过几年。”费石说。

“原来如此啊!”官员听了十分高兴。立即让勤务兵给他端来一大盆饭菜,十个馒头,给费石吃……

一年多的颠沛流离,使费石每天都处在饥饿边缘。现在,有好菜好饭伺候着,哪有不吃之理?

费石毫不客气,当着一二十人的面,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一个馒头,两个馒头,八个馒头,直吃到连打了五个饱嗝,吃不动为止。

“你叫什么名字啊?”官员问。看着这个能吃能打的小伙子,他不由得喜欢上这个身上散发着臭味的年轻人了。

“今后,你就给我当保镖吧。”官员高兴地说。

从此,费石的人生就展开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先是跟着官员当保镖,后来,到部队里当排长,连长,营长,团长……

民国革命后,他又遇到杨森,便跟着杨森,一直从旅长,干到师长……

杨森干好事时,他就跟着干好事;

杨森干坏事时,他也跟着干坏事……

杨森升迁,他也跟着升迁;杨森降职,他也跟着降职……

“如果不是他们爱才用我,至今我不还是个要花子?如果不是他们用我提拔我,我也当不了师长。”费石说。

“杨森是能人哪,他四十岁不到,就当军长了。我是大老粗一个,快六十了,才当师长……可我也知足啦!想当年,和我一起在寺庙练武的兄弟,不还是在当和尚?”

说来说去,费石就是个大老粗,一天学没有上过,大字不识一个。

但是,他武艺高强,也算是有些真本领得了。另外,他忠诚不渝,跟定了上司就死心塌地……虽然他这是愚忠——就是吃苦受罪,也绝不变心,铁定跟着。但很多头头都吃这一套。

“杨森在军阀中,也算是聪明透顶的一个老江湖了。今天和这个好,明天和那个打,但是,他就是相信和赏识我这个大老粗!原因就在于我忠诚不二。”费老师长终于结束了他光荣的奋斗史介绍。

说着说着,显得很激动。两条花白的眉毛,微微扬起,脸上泛起了红光。(未完待续)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